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一路《狂飙》后,烂尾了么?

  《狂飙》中,安欣、高启强20年的正邪较量有了最终结局。
  2月1日晚,电视剧《狂飙》在网友的热烈大讨论中完成最后一“飙”,再次“霸榜”热搜。黑白对决尘埃落定,一个个悬念解开,一个个人物命运定格,大家感叹着剧中安欣、高启强的“命中注定”。不过,与此前口碑炸裂不同,在最后几集播出的时间段,尤其是大结局之后,《狂飙》整体口碑一路下滑。你说它烂尾了?好像也没那么差;你说它没烂尾?它又似乎有些不对头。豆瓣评分显示,目前《狂飙》下滑到8.8分,而在几天之前,这个评分还是在9.1分的高位。
  一组真实群像
  《狂飙》吸引众多观众追剧的原因之一,便是剧中亦正亦邪的角色设计,使得剧情扑朔迷离、悬念迭起。当剧集完结,不少人发现剧中几乎每个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最大的反派角色高启强曾经是个受人欺负、令人心疼的老实鱼贩;刑警队长李响选择以“同流合污”的方式获得深入黑恶势力的“入场券”,却最终发觉自己的路走不通;曾经与安欣并肩作战的缉毒队长杨健则是在黑恶势力的腐蚀中一点点失去初心……复杂的角色设计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剧情的真实感,并开始在过往的扫黑大案中寻找角色原型。
  三个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也带给观众新颖的观剧体验。人们一起目睹20年前意气风发的安欣用圆滑世故的外表保护自己、蛰伏多年,直至满头白发;一起见证受尽欺凌的高启强一步步崛起,成为京海市最大的黑恶势力。导演徐纪周解释:“时空交错中人物身份的更迭和改变,会令观众对人物命运产生唏嘘,唤起他们强烈的共情。”
  “吃饭”戏出彩
  在一众以紧张刺激的破案、枪战片段为主的扫黑剧集中,《狂飙》显得尤为生活化,尤其是“吃饭”的镜头颇多。
  前期,猪脚面、肠粉等既富有地方特色又接地气的小吃出现,一下子就将广东街头市井的烟火气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关于为何选择广东,以及拍摄大量吃饭情节,徐纪周都表示是为了“避免观众审美疲劳”:“以往的警匪片很多都喜欢去拍重庆或者东北,我们选择广东,也能让作为一个北方人的我保持好奇心和创作欲望。”
  随着剧情的发展,许多重要的情节推进,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安欣与高启强从春节的一顿饺子结识,之后的很多次见面都在吃饭。一方面,“吃顿饭把事情办了”的桥段相当符合中国人的认知,带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每次吃饭又都不单单是在吃饭,角色之间精妙的台词设计,话中有话,话里藏刀,让观众在感慨语言的艺术之余,也感受到每一顿饭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拿枪互指”的传统警匪片情节。这便是《狂飙》的特别之处、魅力所在。
  对片中高启强多次想通过“吃顿便饭”寻找机会拉拢指导组的情节,中纪委网站也作出更深刻的解读:“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小事,实际上却往往是通向腐败深渊的开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谨防‘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手段,切不可麻痹大意、因小失大。”
  演员“二创”加分
  《狂飙》的好评如潮,当然少不了“全员戏骨”的演员阵容加持。作为群像剧,《狂飙》无论正反面角色都生动鲜活。剧中,老默的棒棒糖、陈书婷的“衣带杀”、李响的保温杯,都让观众印象深刻,每个配角的表演都不是千人一面的模式化。
  实际上,不少网友津津乐道的“名场面”的诞生,都是演员们在现场飙演技的“二创”成果。除了为导演贡献“猪脚面”的名场面,张颂文还在饰演鱼贩时,加入了在鱼缸里洗手的生动细节。他透露,这是在市场买菜时看到,并纳入自己的表演中来的。
  剧中,贾冰饰演的徐江在逃亡中有场打电话的戏。这戏本来就是徐江打个电话就走了,贾冰拍戏时又加了一番儿,打完电话返回来掏钱,想了想又把钱装兜里走了,把黑老大落魄后的抠搜劲儿诠释得生动到位。
  安欣扮演者张译还是该剧的艺术总监,张颂文透露剧中很多名场面是张译设计的。其中最让张颂文印象深刻的是“用警戒线逼迫高启强退后”,绝了!表彰大会上,安欣上台时在绷带里藏了部手机并拨通李响的电话。当镜头切到泪流满面的李响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番话是说给李响听的。这一段情节,是张译在现场调整剧本时想出来的。饰演安欣师傅曹闯的演员郝平赞叹:“这场戏改得非常非常棒。”
  结局略显潦草
  一众好评之中,也有观众认为,相比前面的环环相扣,《狂飙》的结局略显潦草。例如杨健为了伺机潜逃,让妻子孟钰对安欣下毒的剧情,无论是孟钰选择去投毒,最后却又选择将毒品放进自己杯子里的矛盾行为,还是身为专案组副组长的安欣明知可能被下毒仍然选择喝掉的情节,都有些经不起仔细推敲。还有杨健被捕的过程,在杨健已然对警方开了两枪的前提下,指导组组长徐忠叫来整支缉毒队直面威胁,通过“点名”感化杨健,也让许多观众觉得是为煽情而煽情,觉得徐忠这个角色成为了升华主题的“工具人”。 
  还有最终导致高启强落网的关键因素,即他与养子高晓晨以及养女黄瑶的反目,以及安欣从孟钰到高启兰再到最后突然与小五发生的情感线,都缺乏更丰富立体的故事铺陈,有些突兀。
  当然总的来说,即便不完美,《狂飙》依旧是近年少有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