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超11000人遇难!救援与时间赛跑!
  罕见强震,让土耳其和叙利亚深陷灾难,也让全世界分外揪心。截至发稿,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两国超11000人遇难,其中,土耳其有8574人遇难,叙利亚至少有2662人遇难。与此同时,救援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现在是与时间的赛跑。”中国救援队8日凌晨抵达土耳其,俄罗斯、德国、法国、伊朗等多国也在协助展开灾后救援。
   救援面临严峻挑战
  在地震受灾区,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7日表示,目前天气条件极其恶劣,救援人员几乎无法抵达更多的受灾地区,但救援人员仍在争分夺秒搜寻幸存者。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表示,军方正将9个突击营派遣到地震灾区,灾区所有部队、指挥部和军事哨所都已开放供民用。
  同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受地震影响的10个省将实施为期3个月的紧急状态,以确保搜救行动和地震相关研究能够迅速展开。
  相比之下,饱经战乱的叙利亚,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物资匮乏、国内政治分裂等因素,救援工作更具挑战。
  地震发生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立即召开部长会议,制定应急行动计划,叙政府动员国防、民防、消防、卫生、建筑等各个部门以及全国所有服务机构人员,开展救援行动和紧急医疗服务。
  虽然灾区不少地方在反对派武装控制之下,但叙利亚阿拉伯红新月会负责人7日表示,该组织已准备好立即通过联合国向“叛军控制地区”派遣援助车队。
  “这是创伤上的创伤,令人心碎的心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英格利希说,“叙利亚的救援和灾后重建是艰辛的。”
   四面八方伸来援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两天,四面八方的国际救援力量正火速前往土叙两国受灾区。土耳其驻联合国代表团表示,该国目前已收到70多个国家和14个国际援助组织的支持承诺。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7日说,50余名抵达叙利亚的俄罗斯救援人员已前往灾区。同时,应土耳其方面请求,俄方向该国派遣一架“别-200”水陆两栖飞机用于扑灭伊斯肯德伦港的火灾。
  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伊朗向土耳其灾区提供的首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已从伊朗大不里士机场发出,包括医疗急救和露营设备。此前,伊朗已向土耳其灾区派遣50名救援人员。
  德国联邦政府7日说,已向土耳其派出由50人组成的救援团队,将协助开展被埋人员定位、救援等任务。德国内政部通报说,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ISAR救援组织派出的40人搜救队已抵达土耳其。
  据法国《费加罗报》7日报道,73名法国救援人员当天抵达土耳其。救援队共携带4只搜救犬,计划前往受灾严重的哈塔伊开展救援。此外,瑞典政府7日宣布,将向土叙两国追加3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11瑞典克朗)的援助。
  “国际救援大军”正不断壮大:欧盟将组织19个国家派遣27支搜救团队援助土耳其;土耳其的“地区对手”希腊派遣了一支包括21人的救援队;叙利亚的“宿敌”以色列也宣布向叙利亚提供援助……
   西方制裁雪上加霜
  灾难面前,尽管有国家选择暂时放下分歧,但某些国家的援助却仍笼罩着地缘政治色彩。
  叙利亚红新月会负责人哈立德·哈布巴提认为,西方国家对叙实施的封锁和经济制裁阻碍震后救援。“我们需要重型机械、消防和急救车辆,以加快救援进度。”他呼吁西方国家尽快解除对叙制裁。
  “在这场悲剧中,人们更应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救援。”沙特电视台报道称,“若在援助中遭遇歧视和被边缘化,已饱受战争之苦的叙利亚或会面临更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
  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全世界所有伙伴“密切合作,在接下来关键救援期,和未来重建期,支持土叙两国政府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说,叙利亚经历多年战乱动荡,近日又遭遇强震,大灾当前,美国应当放下地缘政治执念,立即解除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为人道主义救援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