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春风”送岗暖江淮
用工旺释放经济复苏向好信号
  人勤春来早,春早人更勤。春节前后,全省各地“春风行动”招聘会异常火爆。一方面,企业加速复工满产、用工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劳动者外出返岗早、求职应聘忙——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加速回暖“两头旺”态势。不难看出,安徽刮起的这股“春风”暖意融融,不仅大大缓解劳动者就业难、企业招工难问题,也释放出经济复苏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两头旺”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2月2日一大早,印有“暖民心促就业合肥高新区2023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字样的宣传桁架就在高新区宜家广场立了起来。格力电器、青松食品等近30家区内重点企业参加,提供了包括行政、财务、仓管、操作工、电工、焊工等几十个工种的2800多个工作岗位。
  现场求职者王女士说:“这种形式的招聘会挺好的,正打算换个工作,昨天在社区微信群看到招聘会宣传,今天就到现场看看,买个菜顺便就可以找工作,真是太方便了。”晶澳太阳能、青松食品等企业的招聘专员都表示,这种形式的招聘活动效果很好,招的都是周边的居民群众,稳定、可靠。
  这是合肥市高新区“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之一,高新区从大年初七到正月十五一周时间内,在社区中心广场、汽车站、菜市场等人员集聚区域,以一天一场、甚至一天两场的频率,密集安排了12场线下招聘会,方便群众就业。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经济加快复苏,安徽多地企业从节前就开始加速复工复产满产,同时也带来了用工需求的激增。
  自1月16日“春风行动”启动以来,芜湖市累计举办线上加线下招聘活动390场,组织企业进场数达6000家次,提供岗位超8万个,达成意向5.06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招聘场次同比增加264%、参加企业同比增加229%、达成就业意向人数同比增加202%,均呈现大幅度增长。
  “今年是供需市场两头旺,一方面岗位数在增加,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也在增加。”芜湖市人社局就业科科长周炜告诉记者。
  这种供需两头旺的现象,在滁州也是如此。
  1月30日,“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2023年滁州市青年人才公益招聘会在琅琊山游客中心广场举办。165家企业带着1.6万个就业岗位参加招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600人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项稳增长、稳就业政策的实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回归正常,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加上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广大求职者期待早就业、早增收带来的求职热情高涨,滁州人力资源供求的‘春节档’也是供需两旺。”滁州市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就业服务科科长刁春元说。
   “线上+线下+直播”招聘方式多
  直播带货见得多,直播带“岗”不多见。
  从正月初七首播以来,滁州市持续开展“新春特辑”主题直播招聘活动9场,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9家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681个,在线观看人数达39.8万,直播间求职意向交互人数2119人,在线投递求职简历1456份。
  “今年以来,全市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密集举办市场招聘、大型民俗招聘、赶集招聘、直播带岗等各类活动428场,累计参会企业8528家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8.4万个,累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5万人次。”刁春元介绍,该市通过部门联合、市县联动,构建良性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就业的氛围浓厚。
  记者注意到,安徽各地招聘形式丰富多样出彩,除了传统的线下招聘,线上招聘、直播招聘活动也日渐增多。
  今年“春风行动”中,芜湖市采用“线上+线下+直播”的方式,聚焦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多渠道、多频次、分行业、分岗位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同时,依托五位一体的“就业芜优”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实现24小时求职服务不打烊,春节期间累计促成供需对接1700人次。
  2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招聘活动开展非常活跃。据统计,仅1月份就已开展招聘会2774场。
  “我们充分利用春节供需高峰,加大人才服务供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多形式的精准服务。”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吴传华说。比如,各机构将招聘会下沉基层、走进社区等,办在求职者的“家门口”,吸引返乡务工人员留在省内就业,还提供一些精准对接服务,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需求量大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在芜湖,今年的用工特征十分明显。周炜介绍,2022年,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9%,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产业等10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3%,奇瑞智能网联超级工厂、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江北项目等一批百亿元以上项目将在今年相继建成投产,为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芜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岗位和广阔的空间。“这些岗位很热门,对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在滁州,受产业结构影响,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等八大产业,是该市用工需求的主力军。
  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居民就业、企业用工、人才招引等各项工作,继续组织办好“云聘会”“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并深入全国60所重点高校开展“中国声谷量子中心”招才引智活动。
  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吴传华透露,后续全省范围仍将持续组织推进多层次多形式就业人才供需对接活动,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刘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首席记者朱庆玲(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