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后再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死亡和病例数比例来看,新冠病毒变异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减弱。
吴尊友介绍,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全国范围内人群免疫保护力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
我国新冠病毒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以来,从全国各个口岸入境人员中监测到39种进化分支,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到目前为止尚未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吴尊友表示,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措施,未来新冠疫情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总体来看,三年来新冠病毒持续发生变异,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强,但致病性在减弱。
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死亡和病例数比例来看,该比例2020年为2.33%,2021年为1.72%,2022年为0.28%,其中2022年12月为0.08%,这组数据提示,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逐渐减弱。当然,这其中,也有人类抗争,特别是新冠疫苗广泛应用的效果。
未来病毒会不会变得传染性更强、致病性更强?吴尊友表示,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病毒“返祖”到德尔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近期多地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服务。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新冠抗体检测是为了估算全人群新冠病毒抗体的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从而为国家的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