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合肥美术馆。
航拍合肥市中心图书馆。
坐落于政务区的合肥美术馆和合肥市中心图书馆是合肥两大文化新“地标”。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受到合肥市民的关注。2月1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工地,了解两大文化新“地标”建设进展。
【合肥美术馆】筒体之间错层分隔形成10大空间展厅
合肥美术馆项目坐落于合肥政务区怀宁路与万佛湖路交口,与安徽省博物院新馆、安徽地质博物馆呈中轴对称布局,是合肥的重大文化场馆项目。
2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合肥美术馆施工现场。随着主体结构的完成,目前该项目主要进行二次结构和钢结构施工,以及内模架拆除。
合肥美术馆项目办主任王明告诉记者,在合肥美术馆东立面上,以庐州铁笔画技艺为灵感,通过像素化排列的形式将石涛《巢湖图》中极富特色的巢湖波涛转译成抽象的立体画卷,打造出铜画卷幕墙。“目前外幕墙正在进行预埋件的清理和定位放线工作。”王明表示,建筑外墙主体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外表美观的特点。
走进合肥美术馆内部,在负一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二次结构砌筑工作。在地上一层,记者注意到几个卷曲的墙面已经建成。
王明向记者介绍,合肥美术馆内部空间延续归异出同的“流动”与“交汇”的主题,以四个巨大的卷曲“筒体”作为构成要素,“筒体之间通过错层分隔,形成10大空间展厅,其中重点建设2个恒温恒湿展厅,建成后可具备展览珍稀名贵书画作品的功能。”王明说,合肥美术馆项目以合肥市花桂花为灵感,东侧三个立面由花瓣造型组成,“建成后具有合肥地方特色。”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预计5月完成室外绿化和室内精装修
坐落于天鹅湖畔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也是一处城市新地标。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翡翠路与祁门路交口东北角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现场。
该项目办主任白良柱向记者介绍,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为裙楼设计,由主楼、辅楼、下沉广场、室外广场构成,主楼如一枚文化印章,辅楼如一方镇纸,印嵌于天鹅湖畔文化长廊中,“主楼、辅楼东西两侧赋以中国古代读书人‘书篓’设计,寓意承载城市的智慧宝库。”
“目前施工主要是室内装饰和室外工程收尾作业,预计在今年5月完成室外绿化工程和室内精装修工程。”白良柱说,后续将进行专业定制阅读书柜、软装、布展、雕塑和智慧书库的施工生产等。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坚持“人本、文化、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基于建筑与自然、开放与包容、文化与科技交互共融的设计,将形成智慧书库、阅读空间、童话半岛、市民驿站、文旅走廊、展示中心六大服务功能板块、56个多元文化主题阅读空间。
据介绍,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坚持以智慧图书馆服务与体验为导向,探索以智慧阅读链为业务纽带、大数据为基础资源、云计算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技术应用的智慧中台体系建设。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座集阅读休闲、沉浸体验、文化展示、书店文创于一体的现代开放式图书馆。
据悉,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建成后计划藏书450万册,配备阅览坐席3000个,年接待读者约400万人次,年外借、网借、馆借图书约400万册,年组织开展阅读文化活动约2000场次。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