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全面注册制落地 A股将迎大牛市
  今天,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落地后的首个交易日,投资者普遍预期市场走出“开门红”行情。上周五,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标志着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迈出决定性一步,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A股市场行情将何去何从?散户炒股会不会越来越难?对于这些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解读。
  A股将迎来指数级别牛市?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北交所,再到全市场,在经历4年试点之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其制度优势,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A股市场行情将何去何从?
  回顾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试点经验,华泰证券指出,注册制的制度出台至落地阶段市场或迎来上涨行情,落地后对其他板块形成一定虹吸效应:风格维度方面,大盘成长占优,消费、成长、金融领涨;行业维度方面,电子三次均上涨且跑赢Wind全A,医药生物、计算机、传媒等也有较稳定的超额收益;主题指数中,茅指数、宁组合、创投等表现突出。
  “全面注册制意味着今年至明年有望迎来指数型行情。”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对于A股而言,参考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2012年创业板改革、2019年科创板注册制等经验,历史上大牛市必然伴随大融资。所以今年至明年,市场或存在指数级别牛市的基础。
  风格方面,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全面注册制的初衷是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将进一步促进中小盘风格、成长风格股票的上市流通。同时,全面注册制下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因此也利好大盘股。
  “主板推行注册制对于大盘股和核心资产形成长期利好。”安信证券认为,全面注册制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有利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一二级市场价差收敛,业绩优良的核心资产会更受关注,本次主板推行注册制对于大盘股和核心资产形成长期利好。
  是否会带来新股“大扩容”?
  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后,A股市场“新陈代谢”加快,是否将带来新股的“大扩容”,进一步分流市场资金?
  申万宏源研究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认为,全面注册制下,A股IPO的审核效率确实有望迎来显著提升,进而加快企业的IPO速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主板IPO的审核时间明显长于A股其他板块。具体而言,主板IPO从受理到注册成功的平均天数为513天,科创板平均天数为250天,北交所仅有138天。
  “注册制有望显著提升发行审核的效率。以创业板为例,2021年和2022年创业板IPO平均发行数量为172家,相较于注册制改革之前2019年的52家,多发行了120家。”许旖珊说。
  不过,对于IPO供给增加带来的资金面压力,许旖珊认为,投资者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首先,虽然潜在上市企业增多,但证监会将考虑市场承受力决定IPO注册数量,因此全面注册制并不会带来IPO数量的暴增。
  “其次,注册制改革在IPO门槛标准上的更加包容和开放,也带来了退市制度更加有效的要求。把有限的上市资源留给真正优秀的企业,同时把空壳、僵尸企业赶出市场,这也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要求。”许旖珊说。
  许旖珊进一步指出,实际上,过去两年IPO审核是日益趋严的,注册制下退市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引导A股市场形成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招商银行研究院认为,全面注册制下,各板块定位明确划分,政策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支持发展的方向。现在的政策重心在科技,创业板和科创板是重点,主板IPO数量占比有限。审核、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上市发行的节奏整体可控,全面注册制并不会带来IPO数量暴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也表示,注册制改革不会马上带来上市公司数量攀升,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全面注册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让那些有发展潜力、自身基本面比较出色的企业,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上市。
  散户炒股会不会越来越难?
  全面注册制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投资者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什么?
  结合三次注册制试点制度出台至落地阶段的市场表现,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资本市场扩容的非银、金融IT;二是受益于并购周期上行的半导体、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类似于2013~2015年、2019年;三是国企分拆和红筹回归。
  中泰证券认为,短期来看,今年1月以来积累明显涨幅的券商板块或利好兑现。从中长期来看,券商、科技股、国企改革等主线仍将受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下的估值修复行情。
  不过,多家机构提醒投资者,全面注册制将为A股市场引入活水和更多新鲜力量,对标的质量的筛选将更加考验市场参与者的能力。
  博时宏观基金宏观团队认为,全面注册制后,标的质量筛选更加重要,优质公司得到的关注度和资源会增多。
  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陈文宇也表示,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选取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至关重要。随着企业的上市效率和发行数量的提升,投资池将进一步扩容,投资价值也将出现分化。对公募基金来说,一方面注册制提供了更多机遇,投资标的及机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也对研究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专业程度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从估值的角度看,股票定价将更趋市场化,对股票进行估值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散户炒股难度预计将有所提升。比如,打新可能不再能“躺赢”。全面注册制后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发行定价突破原本23倍的市盈率限制。在今后打新过程中,投资者应更多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以及标的性价比。
  从整体市场环境而言,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特别是严格退市制度的实施,股市优胜劣汰机制将更完善,好公司更容易脱颖而出,善于发现好公司价值的投资者将迎来新的“春天”。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澎湃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