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钓“鱼”网站不要点,养老不要“虾”投资;橙子橘子和柚子,捂紧你的“钱袋子”……一走进广东佛山禅城的悦湖市场,便可以“无死角”看到或听到这些醒目且接地气的反诈谐音梗。2月11日,禅城首个由警企共建的反诈菜场正式开档。通过“菜篮子”护住“钱袋子”,它将被打造成佛山禅城反诈宣传的“孵化基地”。(2月19日《法治日报》)
“反诈菜场”既是传统菜场,也是法治宣传舞台。出现在蛋摊、鱼摊、瓜果摊等摊位上的这些反诈标语带着浓浓的市井气息,也融入了反诈教育的元素,且内容诙谐、顺口、易记,令人喜闻乐见、印象深刻。
反诈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治已病”,强化事中拦截、事后惩戒,更要“治未病”,加强源头治理,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反诈意识。事实证明,教育引导民众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和甄别、防范能力,社会成本最低,反诈的效果最好。
多地公检法部门已把反诈宣传摆上重要位置,打造了不少接地气的反诈宣传场景,比如开办反诈夜市、开行反诈公交、悬挂身边案例式反诈警示条幅、制作反诈动画片、送反诈月饼,等等,这些反诈宣传不拘泥于传统的宣传形式,却又利用了传统场景的烟火气,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更容易激发受众的兴趣,更容易对受众产生触动。佛山禅城区警企共建“反诈菜场”,针对专坑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险、以房养老等诈骗,在菜场内循环播放通俗易懂的反诈顺口溜音频,在菜摊上“因摊制宜”地悬挂各具特色的反诈顺口溜标语,为反诈宣传增添了新场景,搭建了新平台。该“反诈菜场”日均人流量近千人次,菜场的反诈宣传可辐射附近小区2000住户,约3万名居民。居民一边选果菜,一边受教育,久而久之,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诈教育可以在居民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可以说,“反诈菜场”把反诈意识装进了民众的菜篮子。
反诈宣传需要形式创新,但又不能盲目追求花式创新。反诈宣传的形式本质上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内容“有料”,精彩精准实用,聚焦法律规定、反诈常识和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案例,契合民众的防范需求,做到真正打动民众,强化民众的反诈意识,反诈宣传的“花”才能结出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