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宿州: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效能

  “宿事速办”平台服务中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今年的宿州市“新春第一会”上,宿州市委书记杨军说,宿州要增强“慢不起”的责任感,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以更高标准动态实施暖民心行动,着力办好信访难事、民生实事、安全大事。近日,记者走进宿州市“宿事速办”平台服务中心、智慧停车场、文明菜市等地采访,深入了解宿州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市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宿事速办”让事不难办
  “您这边是今年发现在微信小程序上交不了,去窗口办理又说是网络不行,来回跑没有时间,是吗?”2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宿州市“宿事速办”平台服务中心,电话受理中心内的话务员们正在接听群众热线。
  在服务中心大厅,宿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杨泽好向记者介绍,“宿事速办”是宿州市依托12345政务热线搭建的便民利企平台,7×24小时倾听民情民意,在全省率先将纪委监委等党委群团单位纳入承办范围。
  “宿事速办”,“速”一定是最大亮点。为了提高办事速度,平台专门设置“营商环境首席代表”特色通讯录,实现部门业务骨干“一键转接、线上解答、精准服务”。
  此外,设定“137”办结时限标准,即一般性咨询和应急类诉求不超过1个工作日,复杂的咨询、建议类诉求不超过3个工作日,投诉类诉求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问题工单平均签收时长和平均办理时限分别由11.9小时、3.5天压缩至6.0小时、2.7天,分别提速49.6%、22.9%。
  宿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12345热线办副主任梅赛介绍,他们还探索提前研判机制,发挥“宿事速办”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作用,发现潜在问题诉求。“2022年,‘宿事速办’平台发出涉及中小学升学报名、防汛抗旱、秸秆禁烧等提示性信息38条,为教育、水利、环保等部门防范化解风险提供有效支撑。”
  据统计,“宿事速办”平台自2021年10月19日上线以来,在解决群众和企业关注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2年,“宿事速办”平台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112万件,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超过99%,宿州也因此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城市。
  “智慧停车”让车自己找车位
  在这里,无需刷卡,只用刷脸就能存车取车;在这里,你的车还能“坐电梯”……2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宿州新汴河景观带智能停车场,“体验”了一把停车“黑科技”。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王先生将车开进车库后,走出来便在入口处的存取车系统中进行人脸识别选择“存车”,车库门则自动关上,一分钟不到,车便停好了。
  “我是经常过来停车的,感觉比之前停车便捷多了,只用刷脸就可以。”市民王先生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以前在这附近停车比较费劲,不仅车位不够,停车也没什么秩序。规划了智能停车场以后,停车的科技感和便捷化让他感觉很舒心。
  新汴河景观带智能停车场项目负责人郑刘庆向记者介绍,该停车场可实现自动存取,一次按键自动存取设置后,后台设备便通过升降机的垂直升降和同一层上搬运台车的平面往复运动,将车辆自动移动到多平面布置的停车区域。“简单来说,就是车可以自己找车位。”
  “以前这里只有七八十个车位,游客过来找不到停车位。现在建设了智能停车场,占地面积没有增大,但停车位翻了五倍。”郑刘庆表示,智能停车场自建成投用以来,至今仍然对市民免费开放,有效缓解了新汴河景区、三角洲公园游客和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宿州市城市管理局调研员胡兴旺介绍,自推进暖民心便民停车行动以来,他们梳理涉及停车方面的群众诉求问题,制定《城区26条主干道慢车道车位调整方案》,设置限时车位4000余个;建成市级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宿州停车”APP为群众提供车位查询、导航等服务。
  据统计,2022年宿州市区新增车位3.893万个,市区现有车位26.58万个、小型机动车20.3万辆,车位车辆比为1.31∶1,车位供应整体满足需求,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文明菜市”让买菜更舒心
  “以前的菜市场卫生环境比较差,改造后的明亮、整洁多了,我们进来买菜也觉得舒心多了!”2月11日上午,市民张女士在位于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的华府春天菜市场里选购菜品时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府春天菜市场是宿城道东区域最大的菜市场,也是智慧农贸市场的“样板”,于2018年11月底投入使用。2月11日上午,当记者走进华府春天菜市场,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各个档口以清新的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并按照品类分区。每个档口张贴着商户信息,包括商户姓名、经营类别、当日菜价、检测结果等。
  “这个菜市一建好我就来了,有四五年了,我觉得这边环境好、干净卫生、灯光明亮、设施齐全。”商户曹大姐告诉记者,保洁人员打扫得很勤快,菜市场给人干净、舒服的感觉,居民也更愿意来买菜了,人流量不少,商户的生意也更好了。在与商户交流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如果顾客与商户在买卖过程中,偶尔有菜叶、塑料袋等掉落在地面,很快便有巡场的保洁人员过来清扫。
  该菜市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市场共有摊位70个、内外铺面115间,包含蔬菜、水果、肉类、活禽、干鲜、粮油、熟食、冷冻、豆制品、面点、水产、百货等品类,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一站式需求。
  此外,道东街道华府春天菜市场按照智慧化菜市场的要求,投入相关智能设备,先进的系统、全面的数据、智能的管理,成为宿州市智慧菜市场的标杆和样板。
  2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菜市场的食品检验室,检验员丁玉坤正在对当天的15种菜品进行有机磷农药、吊白块残留的检测。“今天检测的15种菜品都合格,我们会马上把合格报告上传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平台。”丁玉坤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菜品,就要及时通知市场管理方,作出下架处理,并联系属地市场监管局。
  华府春天菜市场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技术规范日常经营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杜绝管理漏洞,通过智能电表、市场远程监控、经理无线巡更、租金网络管理、检测数据共享等一系列智能化手段,真正实现智慧化市场管理。
  据介绍,近年来,宿州市通过改造提升、新建补充等方式,聚焦菜市“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从硬件改造、环境改善、秩序管理等方面积极推进文明菜市建设和改造提升,涌现出一批智慧型“文明菜市”。2022年,宿州市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进行文明菜市建设,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930余万元,社会资金投入1480万元,全年整治改造城区菜市7个,乡镇菜市65个,进度达100%。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张涛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