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安徽到2027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冲刺
  2月27日,记者从“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到2027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锚定”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安徽将怎么做?
  今年力争固投增长10%以上
  “去年安徽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将继续招大引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2023年,安徽将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优化完善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鼓励引导市县新开工建设一批100亿级、80亿级、50亿级重大项目。
  在重点领域,紧抓制造业投资不松手,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立足十大产业优势,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
  除扩大投资外,安徽还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扩容升级“徽动消费”行动,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供应链平台集聚区,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降至11%左右。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是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安徽将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结构材料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等重点领域,遴选建设若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
   2025年乡镇以上覆盖5G网络
  数字经济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安徽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工业互联网有效发展,支持软件产业“一市一园”和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安徽将建设泛在高速网络体系,优化5G网络覆盖,部署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到2025年将累计建成5G基站15万个,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覆盖。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安徽将持续抓好与沪苏浙重点合作事项落实,深化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结对合作帮扶、上海与六安革命老区对口合作,高水平打造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和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同时,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推进长江(安徽)地区联动发展、跨江发展,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在城乡融合方面,推动一产“两强一增”,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广“小田变大田”和“大托管”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另外,安徽还将开展生猪产能调控,统筹抓好牛羊、禽类、蔬菜、水产等“菜篮子”生产,确保价格稳定、供应充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年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1万亩以上,发展食用菌、稻渔综合种养等。
  跨境电商交易额至少增长三成
  扩大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23年,安徽扩大高水平开放,实施万企百团出海行动,高效运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培育一批省级公共海外仓,到2027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2万亿元。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加大外向型大项目和外贸龙头企业平台招引。开展外贸企业培训孵化,培育认定50个以上“安徽出口品牌”,力争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150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超1000家。
  提升特色产业出口规模,打造计算机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两个80亿美元出口产业,光伏组件、家用电器两个40亿美元出口产业,工程和通用机械、集成电路两个30亿美元出口产业,新型显示、蓄电池两个15亿美元出口产业,争创和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跨境电商综试区,孵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1000家,力争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公共海外仓、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达到350个。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