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
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
王超表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王超说,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统计,中国不是非洲债务的最大债权方,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所持债权占到了非洲整体外债近四分之三,他们才真正在非洲债务中占据大头。
王超介绍,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非洲减缓债务压力,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和个案债务处理,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重要历史时点上,我们愿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一道,回顾成就、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发展。”王超说。
王超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进一步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机构的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欧洲领导人频密互动,达成重要共识。
“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反对‘新冷战’和阵营对抗,反对经济‘脱钩’,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致力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践行多边主义。”王超说。
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看法不同很正常,应该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王超表示,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有的是广泛共同利益和长期积累的合作基础。
王超说,近年来,一些人渲染中欧是“制度性对手”,鼓噪“中国挑战”“中国威胁”,从根本上讲,是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是为其自身私利服务的,这不符合中欧根本和长远利益,也有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和历史潮流。
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对话合作,扩大贸易和双向投资,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王超说。
修改立法法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
王超介绍,这次修法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完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明确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三是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授权决定制度;四是贯彻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五是明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有关要求;六是明确监察法规的法律地位,完善部门规章制定主体;七是完善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明确地方立法中的区域协同立法及其工作机制;八是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九是加强立法宣传工作。
“这次修法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王超说。
中国人大代表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王超表示,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
“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76.75%。”王超说。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王超表示,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乡镇和街道“全覆盖”。
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实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谈到香港国安法,王超说,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实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法治得到彰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发展重回正轨,香港居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民调显示,75.7%的香港市民对香港国安法实施成效感到满意。
王超说,去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作出解释,阐明了相关条文的法律含义,明确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及时妥善解决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依法选举产生了香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相信新一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一定会秉承爱国爱港、模范遵守宪法和基本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光荣传统,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超说。
中国国防费保持适度合理增长
关于国防费,王超表示,国防费的规模,是综合考虑国防建设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确定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国防费的增长,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基本稳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幅度也是比较适度、合理的。
“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反而是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王超说。
立法联系点成为基层声音“直通车”
王超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贯穿立法全过程,制定了一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以及国家治理需要的法律。
王超介绍,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王超说,新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贯彻实施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机制平台,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