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新桥机场“增肥”咋样了?
预计到2025年,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备受关注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3月1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施工现场进行了探访。据悉,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分为T2航站楼建设和飞行区及工作区扩建工程。按计划,今年年底将力争T2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到2025年,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T2航站楼进入主体施工
  14日上午,记者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施工现场看到,塔吊林立运转不停,载着钢结构材料的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钻机轰鸣着开展钻桩施工。航站楼及附属工程全面开建,工人们正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等作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1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我们每天大约有2000名工人奋战在工地上,最高峰时将有四五千名工人同时作业。目前,航站楼的主体结构施工已全面展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副部长胡众告诉记者,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1311亩,总投资约252亿元。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二标段由北京城建与安徽建工联合体施工总承包,项目中标价约39亿元,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北京城建新桥T2航站楼项目经理李建华指着面前的施工现场告诉记者,目前T2航站楼中心区的地下室管廊结构已经封顶,局部地上一层结构开始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封顶,然后进入工程最关键最复杂的屋盖结构施工阶段。“由于T2航站楼和T1航站楼是连接的,要保证施工不影响航班起降,难度较大。”李建华说,在此区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开挖,需要人工作业才能保证不停航施工。
  按照计划,到2025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届时,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眼前。
   旅客换乘将更方便
  在施工现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效果图上,记者看到,T2航站楼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是T1航站楼的3倍多。
  T2航站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建筑高度43米,采用“双港湾+双L”构型设计,主楼面宽约400米、进深约180米。南、北两侧指廊宽42米,为国内候机指廊;中指廊宽54米,为国际候机指廊。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为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体系。“负一层为连接轨道交通的换乘通道等功能;地上一层为国际到达大厅、行李分拣大厅等功能;地上二层为国际到达功能;地上三层为国内候机功能;地上四层为出发值机办票及国际候机功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T2航站部项目主管庄璐介绍。
  在设计上,记者了解到,二期工程最大限度保留航站区水体,延续滨水生态特征;一步一景构建“园林机场”;贯彻海绵城市绿色理念,打造“园林新桥”。二期航站楼,旅客换乘将更方便。通过地下、空中双层步行系统,真正实现融航空轨交为一体的枢纽网络。在停车方面,社会车辆提前地下分离,大大缓解核心区交通压力;未来的T2、T3航站楼与T1航站楼将实现高架进出,循环贯通,构建立体三层、独立双环的高效交通系统。
  “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绿色三星建筑,建设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和平安机场。”胡众表示,未来,乘客漫步于新桥机场二期候机大厅,宛如步入水墨江淮的园林当中。
   未来要建T3航站楼
  “T2航站楼建成后可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国内2600万人次、国际40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量8640人次。”庄璐介绍,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其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航站楼独特的外观构型,有利于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区域航空枢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根据规划,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形成多航站体系,未来将成为长三角机场群的重要区域枢纽、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发展的重要载体。预计到2030年,合肥机场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飞机起降30.5万架次。其中,远期规划新增东二及西二两条跑道和T3航站楼,届时,合肥新桥机场可以满足每年8000万人次的乘机需求。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刘旸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