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代厨、喂宠、助浴……近年来,“上门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上门服务”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内容约定不清而产生纠纷等。对此,省消保委法律与公共事务部主任张路明给出了几点防范风险建议。
【市场观察】
“上门喂宠”多集中在周末节假日
张莹莹,南京人,在社交平台从事“上门喂宠”服务近四年时间。“我本身也养猫养狗,在看到别人发布有关上门喂养的内容时就很感兴趣,觉得很实用,也的确有市场。”于是,张莹莹也尝试着“上门喂宠”。
和张莹莹一样,网友野豆福女士也是因为兴趣加入了“上门喂宠”的队伍。她们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平时下单的顾客多是上班族或外地人,上门喂养宠物的时间大都在一个小时以内,这一个小时中会根据不同宠物的习性和主人的交代,进行消毒、清扫和喂养。
“上门喂宠的需求多产生在节假日期间,平常工作日很少接到单子。”张莹莹说,在周中,她一般只能接到一单,周末、节假日能多接几单。
记者了解到,“上门喂宠”服务主要包括清洗宠物食盆,加粮换水,清理托盘、尿垫和周围垃圾,按主人指定位置遛狗等。根据宠物品种、数量和下单距离,“上门喂宠”收费会有所不同。比如五公里以内,喂养一只宠物猫,一次40元左右;喂养一只小型犬,一次45元左右;而喂养一只大型犬,一次则需要55元左右。宠物数量超出1只,距离超出五公里,都要加价。
“上门助浴”服务对象多是老年人
作为“上门服务”的另一种形式,“上门助浴”也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日前,记者从陕西西安某“上门助浴”品牌方获悉,“上门助浴”包括剪发、修脚、泡澡、搓澡、按摩等内容,这样“一条龙”服务收费在200元左右。该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上门助浴”业务基本饱和。“一组3~4人的团队一天能接到三四单,基本上每单两小时。”该负责人表示,“上门助浴”服务对象多是高龄、失能和残疾的老年人。
该负责人还透露,“在‘上门助浴’过程中,部分老人在心理上有些抵触,所以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帮助完成服务过程。”
“上门代厨”最多一单赚六千多元
“三菜一汤68元、四菜一汤88元、十道菜以上188元,食材代买加收20元。”月14日,记者从网上搜合肥“上门代厨”时,跳出不少提供此类服务的个人页面。他们通过短视频形式推介自己,里面有烹饪的各式菜肴图片、视频,还会在封面位置挂上收费价目表。
记者注意到,在不同城市,“上门代厨”收费标准也略有差异,他们还会根据距离远近、是否代购食材、代收拾碗筷等实行差异化收费。
来自安徽的“上门代厨”从业者王先生,本身是一名厨师,拥有8年“上门代厨”经验。他的背后还有一支专业团队,成员各有分工。在上门服务过程中,王先生接触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我们接待的顾客大多觉得代厨形式很新颖,加上顾客自己不愿做饭才下的单。”不过,王先生坦言,每周工作量不是很多,也不固定。“一周在三四单的样子,收费根据客户要求来。”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服务过最“豪”的一单是一场宴会,那一单他赚了6000多元。不过,这种机会比较少。
王先生表示,口碑传播也是他们发展的方式之一。有时服务结束后,客户很满意,还会推荐有需求的朋友来下单。“总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给顾客更好的体验,力求让每一道菜都能完美地呈现出来。”
【消费建议】
下单时要约定好具体服务内容
“上门服务”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便利,还促进了社会分工细化和消费转型。“上门服务”火了,但行业是否规范,可能会产生哪些消费纠纷,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3月13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就此联系了安徽省消保委法律与公共事务部主任张路明。对方表示,“上门服务”作为一种新消费形态,确实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因服务内容约定不清楚而产生纠纷,这是值得关注的。”
张路明表示,“上门服务”的发展代表着社会一种消费变化趋势,不但需要平台方积极落实责任,消费者自身也要保护好合法权益。那么,如何防范“上门服务”风险?张路明提出了几点建议。“平台或公司要加强从业者信息把关,比如与公安机关联网确保信息真实等;要保证接触式服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注重实际的服务技能。”此外,消费者在平台下单时要约定好相关内容,如价格、时限、服务标准等,各类消费凭证要妥善保管,如遇到纠纷即可作为证据。
不过,张路明表示,目前安徽省消保委暂未接到相关消费投诉。“其实,‘上门服务’与家政服务是类似的,我们现在正在和家政行业协会积极建立和解机制,在遇到纠纷时,提倡先行和解。”张路明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首席记者朱庆玲实习生黄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