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号是阜阳生态园动物园负责人,未婚。一个月前,他得知园内一只虎妈生下幼崽放弃喂养后,及时和饲养员一起将奄奄一息的虎崽救出,进行人工喂养,由此被大伙称为“虎爸”。在经历了不进食、不排便和吐奶等几个危险阶段后,这只虎崽慢慢恢复健康,体重也由刚出生时的700多克,增加到现在的1380多克。
“虎爸团”24小时守护
沈号是一名90后,学的是动物科学及兽医专业,毕业后到阜阳生态园上班。“这只虎妈妈是2013年在园内出生的,取名‘圆圆’,去年10月份自然受孕,今年2月8号生产。”
沈号说,当天,他们通过产房内的监控发现,小虎崽出生后,虎妈妈并没有喂养的意思,感觉这只虎崽可能要被弃养。“当我们把虎崽和虎妈妈分开后,这只小虎崽已经失温了,气息微弱,已经不会叫了,放到保温箱后也不会吃奶,最后喂了葡萄糖水才慢慢脱离了危险。”
为了照顾好这只来之不易的虎崽,沈号和三位男同事组成了一个临时“虎爸团”,24小时轮流照顾。“在我们这个临时‘虎爸团’中,数我的年龄最大,最小的一位是00后。大家都没有结婚成家,连照顾小孩子的经验都没有。但为了照顾虎崽,大家都特别用心:进屋时,大家自觉进行全身消毒;喂奶时,会穿上无菌服,用消毒液洗手;喂后会轻拍虎崽背部帮它打嗝;看到铺的垫布尿湿了,就赶紧换一片新的……”
经历了三个危险期
在“虎爸团”成员共同努力下,出生三天后小虎崽开始进食了。“一开始,一次只能吃5毫升10毫升这样,一天要喂上十多次。除了照顾虎崽吃喝拉撒睡外,还要负责记录下每天喂食的次数、时间和喂食的量,以及排便、体重、精神状态等。”
沈号说,在照顾虎崽上,他和同事们没有一点经验,只能对照出现的情况,及时查找专业书籍和上网搜索,寻找解决的办法。就这样他和同事们边学习,边照顾。在前半个月里,虎崽经历了三个危险期,除了前期不进食外,还出现了连续多天不排便和吐奶的症状。“在不排便的那几天,大家见面打招呼的词都换成了‘排了吗’。”
虎崽有望“五一”和游客见面
3月13日,按照流程进行全身消毒后,记者随沈号来到小虎崽的饲养房间。看到小虎崽一副萌萌的样子,在保温箱里来回走动,并不停地“喵喵”叫着。“这说明小家伙已经饿了,是想要吃的了。以前,每天要喂十来次;现在,我们一天只要喂食四次,一次的食量已经达到了100多克,接近正常虎崽的食量。”说话间,沈号已经做好了喂食准备。
“我们的奶粉都是专用的,喂食的温度也要保持恒定。因为外面的温度有变化,所以一直都是在保温箱里给它完成喂食。”沈号说,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这只小虎崽在“五一”期间应该可以和游客见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振宇通讯员韩振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