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头盔新国标7月1日将实施
选购安全头盔,牢记五点提示

  头盔作为一种重要的头部护具,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大幅降低人员伤亡概率,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今年央视“3·15”晚会中聚焦劣质骑行头盔,在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佩戴装置、护目镜耐磨等四项性能检测当中,发现市场上热销的多款头盔质量不过关。那么,如何选择一款既舒适又安全的头盔?对此,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记者进行了探访。
  【测试】头盔落地应声开裂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是电动自行车头盔核心的安全指标。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中,·15产品安全实验室联合江苏省消费权益保护委员会,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多款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
  在检测中,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拉升至1.6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一款红色头盔应声开裂,产生了一条20多厘米长的裂痕,达不到任何缓冲效果,没能通过测试。一款带有泡沫缓冲层的粉色头盔,外壳和缓冲层同时摔裂。
  在耐穿透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1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有8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有的几乎被劈成两半。在测试头盔佩戴装置时,主要测试头盔能否固定在佩戴者的头上提供持续保护,共有16款产品不符合新国标要求。
  【变化】新国标七月将实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电动自行车头盔主要执行的是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与GB24429-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两项国家标准。
  随着市场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头盔需求量日益增长,行业标准亟需提升。记者获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2022(下称新国标)已经发布,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在原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础上,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纳入规制范围,对产品结构、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新国标明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按适用对象分为A类、B类,其中A类为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B类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就头盔形状来说,全盔、3/4半盔、1/2半盔均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在结构组成方面,新国标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成员头盔需具备缓冲层。
  【提醒】选购头盔记住五点
  那么,如何更好地选购一款安全、性价比高的头盔呢?3月1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头盔消费提示,消费者选购头盔时可以“一看、二闻、三按、四戴、五问”。
  一看:看产品是否有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规范的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合格标志等,产品是否具有发泡材料缓冲层,没有发泡材料缓冲层的头盔不要选购。不要购买无厂名或厂名不规范、无执行标准、无产品合格证的头盔。
  二闻:用鼻子闻一闻头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三按:用手稍用力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不出坑、不掉渣的产品。
  四戴:需要试戴头盔,尽量确保头盔与头部贴合,佩戴舒适。如果配有护目镜,选择透光性更好的透明镜片。
  五问:消费者应注意不同种类头盔的防护性能不一样。目前摩托车头盔均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在购买摩托车乘员头盔时,要选购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新国标实施后,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A类头盔既适用于摩托车乘员,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实习生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