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消费者维权“默默忍受”比例再降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近八成受访者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状况有信心,认为消费环境将变得更好,公众信心总体乐观。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默默忍受”比例较往年继续降低。
  今年1月,中消协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围绕主题内涵及消费者意见感受,中消协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本次消费信心与消费环境感知问卷调查活动,最终回收21913个有效样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具有较好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发现,超八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满意,多数受访者对消费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线上线下消费市场发展各有特色,线下市场规范度评价高于线上,线上消费信任度则明显增加。在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与“评价口碑”最受关注。
  调查数据同时表明,超九成消费者能够识别消费问题,维权意愿持续增强,选择“默默忍受”的消费者比例较往年继续降低。从有过维权经历的受访者反馈来看,近八成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表明,78.4%的受访者对未来一年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信心,77.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消费环境状况将变好,公众信心总体乐观,且较2022年情况有所提升。62.9%的消费者认为未来一年家庭收入将增加,预计家庭消费支出增加的比重要高于预计储蓄增加的比重,消费动能释放趋势明显;约六成消费者认为“报复式消费”出现的可能性高。“消费信贷”受到大众欢迎,约三成受访者表示需谨慎。
  从消费者未来一年预计增加开支的情况看,儿童用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房屋及装修建材、保健食品居商品类消费前五位,计划在文化娱乐、医疗、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装修、旅游方面增加开支的受访者占比均超过20%。由此可见,儿童消费、家庭消费和健康消费、体验式消费占据重要比例,文旅休闲、娱乐、健身等个性或群体性消费活动将走俏,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把握、科学精准施策。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