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星星的孩子”长大后工作怎么办?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都已成年,但无法与人正常进行语言沟通,缺乏社交能力;不过,在绘画、唱歌、做手工等领域,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空间。今年24岁的小星就是其中一员。身患孤独症的他,在合肥市庐阳区暖阳辅助工坊(下简暖阳工坊)工作。在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即将来临之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前往小星的工作地点,探访他和同伴们的工作环境并互动交流。 
  工坊辅助孤独症患者就业
  暖阳工坊位于合肥市金池路与天水路交口西南角庐阳区百帮创业园内,专门为孤独症等成年残障者提供辅助性就业和日间照料等服务。3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暖阳工坊,看到右侧分为四个工作间,里面坐满了员工,每个人正从事着同一个订单的不同生产步骤。
  “这一排是我们的四个工作间,有40名员工。”负责暖阳工坊的张克娜告诉记者,平时工坊会承接一些公司的外贸订单,比如包装小装饰品等简单的手工活,老师会把制作流程分解,然后一步一步指导员工制作。
  左侧是员工们休息锻炼的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由于暖阳工坊的员工多以精神、智力障碍为主,春季是他们的情绪爆发期,所以暖阳工坊的指导老师会在心理咨询室找他们聊聊天,进行心理疏导,释放他们的情绪。此外,工坊内还设有一个沙龙区,每逢端午、中秋和元旦等节假日,都会在这里举行文艺活动。“他们喜欢表演,唱歌、跳舞、朗诵都会。”张克娜说,员工们还成立了一个唐鼓队,有时会外出表演。
   孤独症患者也有“超能力”
  24岁的小星是暖阳工坊一名普通员工,也是一名孤独症患者,2017年来到工坊。小星想象力比较丰富,会利用牙膏盒、药盒制作“小汽车”。采访中,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看到了小星制作的小汽车,牙膏包装盒和几个药盒固定在一起,很简单。虽然作品无法和普通人制作的相比,但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已是很大的进步。小星平时喜欢抄歌词、抄乘车路线、做手工和画画等。小星记忆力比较强,对合肥的公交线路熟稔于心。采访中,小星告诉记者,他会炒菜,“家里的菜都是我炒的。”
  刚进入工坊时,小星能力较好,但情绪波动较大,会因为别人吃东西而自己没东西吃发脾气,也会因为不喜欢某项工作任务而出手攻击别人。此外,他需要母亲全程陪护,无法独立完成工作。通过在工坊5年多的磨炼,小星现在已经能与同事一起参与工作,工作意愿提升,出勤率也提高了。
  24岁的小毅也是一名孤独症青年,2021年来到暖阳工坊。他喜欢画画、做手工、看有关于汽车的书。小毅是大家公认的“小画家”。2022年7月,在一次绘画比赛中,他的绘画作品获得投票总数第一的好成绩。2022年末,他的绘画作品还入选了春芽协会的公益台历。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的陶茂国老师表示,小毅在画画上很有天赋,进入暖阳工坊后,快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积极工作,参与暖阳工坊开展或承接的各种融合活动和文体活动。
  希望社会关注他们就业问题
  暖阳工坊的孤独症员工情绪大部分情况下都比较稳定。他们在与记者交流时,能简单回应,并清楚表达意思。当说起爱好时,他们眼神自信,滔滔不绝。当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时,他们会机灵地避开话题,说“不懂”。“虽然他们生理年龄二十多岁,但他们的智商基本停留在较低年龄层次。”陶茂国说。
  记者采访得知,庐阳区暖阳辅助工坊于2017年10月成立,是在合肥市残联、庐阳区政府的主导下,由庐阳区残联牵头,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承接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
  孤独症群体面临怎样的困境?该如何帮扶他们?陶茂国认为:“目前社会关注的多是孤独症群体小时候该如何被照料,但16岁以后的孤独症群体该如何就业,如何融入社会,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今还存在缺口。”
  在暖阳工坊内,老师会引导孤独症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会带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这里90%的员工都能够实现独立上下班。”张克娜说。陶茂国也表示,通常情况下,这里的员工经过训练后,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允许父母陪同。
  “通过自力更生,他们是有机会让生活更幸福的。”陶茂国表示,希望社会能够关注到这类群体的就业问题,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许佳实习生杨蕙雯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