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宣城为优化营商环境举办政商恳谈会——
一场双向奔赴的“合伙人”之约

1月7日,首场宣城市政商恳谈会现场。曹庆/摄

宣城市区鸟瞰。戴巍/摄

  宣城企业生产车间。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宣城宾馆新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宣城市政商恳谈会总会如期举行。会风和谐、坦诚,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围坐一桌,提建议、讲问题,现场办公。“当好企业发展的‘合伙人’!”首场会议上,宣城市委主要领导的一句话,道出了恳谈会的主旨,也让参会的政商人士更像是双向奔赴的“合伙人”。冬去春来,这样的“合伙人会议”已举办3场,共有48家企业参会,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不要作秀要作为
  宣城与江苏、浙江均接壤,在省内独一份,因此也肩负着“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使命。今年,宣城市作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重要战略部署,发展的决心和豪情不言而喻。
  在宣城的发展进程中,民营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宣城市委书记李中曾说,“宣城因民营经济而兴,只有民营经济大发展,才有宣城大发展。‘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基础在民营经济,差距在民营经济,希望也在民营经济。”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
  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宣城市民营企业数从1.58万户增加到5.84万户;在宣城,平均每8个人就有一个老板,每40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2022年宣城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9.8%,居全省第一;宣城市目前共有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7家是民企……
  让民营经济发展好,是政商恳谈会的目的。今年1月,作为落实“一改两为”工作的重要举措,宣城市决定试水举办政商恳谈会,让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与企业家们“像家人一样面对面”。
  时间,就定在每个月第一周的周六。
  “恳谈会”,“恳”是恳切、诚恳,是为企服务的态度。在1月7日的首场政商恳谈会上,李中就强调,恳谈不是“作秀”,而是要“作为”。
  恳谈会有着怎样的恳切态度?
  首先是企业家坐“C位”。在会议室里,宣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围坐一桌,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的座位都排在企业负责人之后。
  其次是只讲真话实话心里话。首场恳谈会一开始,主持会议的李中就开门见山:“大家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讲表扬的话,今天就是真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批评。”
  再次,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态度。在恳谈会现场,每位企业负责人提出意见和问题后,涉及到的县市区和部门负责人会现场答复,会后每个问题都会明确承办单位,办理结果及时反馈,把问题办到企业满意为止。
  提出71条问题
  恳谈会上谈什么?
  每月恳谈会召开前十多天,宣城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会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公布会议时间和地点,邀请企业参会。
  虽然公告中规定恳谈对象是“宣城市域内规(限)上企业主要负责人;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签约在建项目主要负责人”,但负责报名登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如果报名的企业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在恳谈的范围内,即使企业的规模没有达到要求也可以参加,“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报名参会”。
  目前,已举办的三场恳谈会共有48家企业参加,其中第一场有22家、第二场14家、第三场12家。
  “我们发现参会企业控制在12家比较合适,讨论更充分,交流更深入。”会议组织方相关人士介绍,从2月开始,每场恳谈会都会有一个主题,其中2月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月是“重点在建项目”。
  “2023年计划新增招聘2000人左右,希望市委、市政府帮助解决招才引智和产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建议给予新能源汽车电子零部件发展政策支持。”
  “老厂区扩大产能需解决60亩左右的用地指标。”
  ……
  记者在恳谈会的办理台账上看到,48家企业共提出了71条意见和问题,都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大部分涉及到人才、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
  从办理情况看,针对不少问题第二天就会有相关人士到企业详细了解情况,推动问题解决。“第1天反馈问题、第2天交办部门、第3天反馈企业、原则上1个月内办结”的反馈机制,让恳谈会的作用更好更快见效。
  “腰杆子”硬了
  会议效果如何?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陆凤参加了首场政商恳谈会,是当天会上第二位发言的企业家。该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所属的立讯精密集团是全国500强企业。
  会上,朱陆凤提出,2023年他们计划新增招聘2000人左右,希望帮助解决招才引智和产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当月,宣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就为该公司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9场,达成意向600多人。
  对于政商恳谈会的效果,朱陆凤笑着说:“蛮不错,李书记讲得很诚恳”。
  宣城市福贝宠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迎春参加了首场恳谈会。他在会上提出,“我们打算在宣城经开区投资建设1000亩的宠物食品用品产业园,希望政府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使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很快,公司所在地宣城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就与汪迎春进行对接,推进项目建设。“政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让我们民营企业的‘腰杆子’硬起来。”汪迎春深有感触地说。
  从2月的恳谈会开始,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通报上一场恳谈会反映的事项办理结果。此外,还特别安排宣城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参会,更好督促相关部门、县市区尽快合理解决企业诉求。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前两场恳谈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办结率100%,企业均表示满意。3月恳谈会反映的事项部分已经办理完毕,部分还在办理中。
  以一场诚意十足的政商恳谈会,搭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高效平台,宣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这一创新机制,作用开始显现。
  3月18日,《宣城市政商恳谈会公告(第4号)》发布,4月的政商恳谈会时间确定,报名开启。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瑞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