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珍、葛明珍姐妹俩愉快地聊天。
“笃笃笃”,每天早中晚,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河滨社区的一个小区里,刘文珍老人的家门口总会响起熟悉的问候和拍门声,她知道这是住在对门的老姐姐前来和自己互报平安了。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姐妹。两位对门而居的邻居相伴五十年,最近十多年来每天约定敲门互报平安。
十多年来每天敲门互报平安
今年83岁的刘文珍老人是一名中学退休老师。1959年来到合肥,1972年搬到新家——河滨社区的一个小区里,一对奇妙的姐妹缘分从这里开始。
刘文珍的对门,住着比她年长4岁的葛明珍。说起这位老邻居,刘文珍就像说起自己的亲姐姐一样,50年了,我们从未红过脸。尤其最近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是相互扶持陪伴。”平日里,社区楼下,总能看到这对老姐妹手拉着手一起散步的景象。
由于两人都是独居在家,刘文珍与葛明珍老姐妹俩约定,每天早中晚互相敲门,确认安全,十几年来从不间断。出门有人惦记,回家有人等候,这样的日常生活对两位独居老人来说是甜蜜温暖的。
80岁老师教会84岁学生写名字
刘文珍告诉记者,老姐姐葛明珍不识字。有一次陪葛明珍去银行取工资的时候,有个签名要葛明珍自己签,刘文珍不能代签。这个事情给了刘文珍触动。她转念一想,自己是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教学生都可以,为什么不能教老姐姐写自己的名字呢?于是刘文珍开始教葛明珍写字。
刘文珍握着葛明珍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教。在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19年的一天,葛明珍终于在84岁时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刘文珍重新找回了做教师的快乐,葛明珍则为掌握了一项新本领而高兴不已。
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12月18日7点,刘文珍在家听到外面“咚”的一声巨响。她急忙打开门,看到葛明珍摔倒在门口。原来,葛明珍出门来拿女儿放在楼道上的药,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为了引起刘文珍的注意,葛明珍挣扎着关上房门,发出声音。刘文珍用尽力气,半托半扶帮忙把葛明珍弄到床上。随后,刘文珍主动担负起照顾葛明珍的责任,给她贴膏药、喂药、做饭。而在照顾葛明珍时,刘文珍的胳膊还被拉伤了,至今隐隐作痛。刘文珍却说:“都是多少年的老姐妹了,这点事不算什么。”
幸运的是,经过2个月的休养,葛明珍已经恢复了行动,可以继续串门聊天了。现在,刘文珍又开始侧耳倾听那熟悉的敲门声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通讯员杨泽州实习生张光洁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