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安徽首部工业题材话剧《炉火照天地》晋京展演
炉火生生不息 精神代代相传
  3月22日至23日,由安徽省话剧院、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安徽首部工业题材大型话剧《炉火照天地》,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参演剧目,登台北京二七剧场。据悉,此次晋京展演也是该剧再次打磨提升后的首度精彩亮相。
  三代人炉火中锻造品格
  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联和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安徽演艺集团、马钢集团创排的话剧《炉火照天地》,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钢铁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熔炉里冶炼精神、锻造品格,成功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故事中提炼主题。主人公、科研精英陈钢在新的历史时期,遭遇和父辈相似的困难,他在经历了从“为小家争气”到“为国家争光”的精神淬火后,终于研制出了将硬度与韧性集于一身,引领世界行业标准的“中国智造”产品。
  在艺术呈现上,该剧通过“跨时空的人物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写意与写实、真实与象征等多种元素,给观众带来视听震撼、心灵触动。该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第十七届文华导演奖获得者李伯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想通过这部剧传递的就是马鞍山这座钢城的温度和情怀以及新时代的新风貌。“这是该剧首次来到北京,可以说我们是既兴奋又坦然,我们一路精雕细刻,不断打磨,就是想通过钢铁人的故事,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勇于超越自我的大国工匠精神传递给首都的观众。艺术源于生活,这部剧里很多细节,都是我们从钢铁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进行艺术再创作,把他们的人生、命运以及马钢人的精神展现在观众面前。”
  男主角陈钢的扮演者,来自马鞍山市艺术剧院黄梅剧团的演员查子竹坦言,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马钢人的故事和精神带到更多人的面前。“作为当地人,我也利用自己的优势,了解了很多马钢人的感人事迹。作为一部工业题材的话剧,我们用细腻的人物情感,把不怕挫折、勇于挑战的马钢精神传递给广大观众。”
  马钢精神感染现场观众
  据了解,话剧《炉火照天地》系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资助项目、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扶持剧目、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由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原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王俭编剧。2月23日,该剧作为中国剧协等主办的长三角戏剧发展联盟深扎主题实践活动暨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大戏,在安徽大剧院成功上演。在随后举办的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该剧以小切口写出大主题、以小车轮写出大突破,书写了一段属于中国工匠的奋斗与传承,是新时代以来全国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一次高光突破。
  精彩的剧情、细腻的情感也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作为年轻一代的马钢人,王培培对这部话剧的感受更深,“这部话剧讲述了马钢人在新时代突破‘卡脖子’难题,打造‘国之重器’,加快高速列车车轮国产化的攻坚故事,彰显了新时代钢铁人勇攀高峰、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备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奋斗者的姿态,勇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陶功臣是从马鞍山走出的全国劳模,他表示,能够在北京观看安徽省创排的话剧,感到非常荣幸。“我从小就受到了咱们老一辈工作者的精神鼓舞,三代钢铁人共同奋斗的精神,不仅仅是我们马鞍山的精神,也是安徽的精神,更是值得全国学习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把这种精神带到我所在的行业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海燕来自山东济南,她表示自己看了这部话剧后特别感动,也深受激励和启示。“剧中钢铁人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对我也是特别大的触动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讲好劳模故事,我相信这部剧也将激励更多的一线产业工人在伟大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