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就像书名一样,记载着生活在市井的那些非凡的凡人,他们个个特立独行,性格迥异,既显耀在上层,更活跃在市井民间。虽不是精英,却也各有精彩的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专注于自己职业的工匠们。书中记载,天津卫有一位了不得的粉刷匠——刷子李,他刷墙必穿一身黑衣,不能落一个粉点在身上,并且以此向主顾保证,只要身上有白点就不要钱了;另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华大夫,他专注医治牙齿,有一次华大夫帮助军警抓到一个犯人,原因是辨认出了犯人的牙齿而不是相貌;还有做药糖的四十八样,他细心琢磨终于做出广受欢迎的四十八样药糖。
这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目光专注在一个职业上,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像古人说的“一事精致,便能动人”。庄子曾讲过《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孔子途经楚国,偶遇一位捕蝉的驼背老翁,这位老人用竹竿粘取蝉,就像从地上拣起一块小石子一样容易。孔子很惊讶,询问老人是怎么做到的。老人说:“我粘蝉的时候,身体如断树桩,手臂如枯树枝;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我只盯着蝉的翅膀,其它都不理会,怎么能粘不到蝉呢?”孔子赞叹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清代文学家纪昀曾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精。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我读《俗世奇人》,书里既有“成于一”的大工匠,也有败于二三的凡人,比如:冯五爷。他本是一位读书人,祖上也是读书的,他到天津卫以后,觉得开饭店做生意是个不错的路子,于是放弃读书本业,开始做生意。冯五爷的饭店,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饭,但是一直亏损不断。最后终于发现是胖厨子从冯五爷眼皮子底下偷了东西带走。对此,冯五爷很无奈关了饭店。书中说:“读过书的人败给了没读过书的人。”我认为读书的冯五爷其实是个开饭店的外行,胖厨子却是个内行,虽然胖厨子可憎,但冯五爷败得一点也不冤。
犯了“这山望那山高”的错误的人不只冯五爷,我也犯过。去年暑假我立志学习钩针技法,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一只小熊很可爱,就打算织小熊,太难了,三天无果;于是选择制作一只小包,结果还是没有做出来;最后我打算制作一朵小花,也算对得起自己的一番“拼搏”,可是我就像钓鱼的小猫,没钓到鱼也没有抓到蝴蝶和蜻蜓,至今,还余有一包线和几枚钩针……
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现在想来,《俗世奇人》里的那些非凡的凡人不都是全副精神专注于一件事情吗?再看看小小的我,与那些工匠奇人差得不止“一个筋斗云”的距离,未来我也要像刷子李、华大夫那样,专注一事一职,成为行业大工匠。相信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定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合肥市习友路小学六(2)班化笑言
指导老师: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