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赏山水风景 品大通底蕴
  3月28日下午,位于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的高塘人家内,游人如织,有的在小型动物园里投喂大小动物,有的在采摘园内用手“揪”下一颗颗硕大的草莓,有的则在主题自助餐厅里挥动锅铲,自己动手,做出一道道精美菜肴,还有的游客在办理休闲小屋的入住,等待夜景灯光的开启。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9月开园至今,高塘人家已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成为乡村旅游、农耕研学的新热点,淮南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
  淮南市大通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健向记者介绍,在大通区,既能观赏到美丽的山水、享受怡人的生态,这里有舜耕山、上窑山两山,高塘湖、蔡城塘两水,又能品味厚重的历史、体味文化的厚实,这里有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三大古镇。千年古镇及寿州窑的历史积淀、近现代工业遗存,与大通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为大通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大通区在旅游发展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品牌效应,上窑森林公园、万人坑教育馆等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高塘湖风光旖旎、蔡城塘天鹅翱翔、大通湿地公园鸳鸯戏水,区域文旅符号特色鲜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上,先后完成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保护与展示(一期)工程建设,高塘湖和寿州窑旅游综合开发、蔡城塘旅游综合开发、九大湿地公园、龙池和天目湖旅游项目、上窑朱家大山生态修复+旅游、九龙岗南门口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已纳入市、区文旅产业招商项目。
  同时,红色是大通文旅的底色。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新四军纪念林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通一直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突出红色主题,举办系列展演展览展示活动。
  采访中,张健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大通区正在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发展全域旅游,努力做好旅游规划、山水、历史文化、红色资源、乡村旅游五篇文章,助推文旅产业阔步向前。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