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厕所必须捡个空瓶?4月9日,一段游客吐槽四川甘孜州折多山上“绿币厕所”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相关话题“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4月11日中国新闻网)
这种规定引发了不少争议。有游客认为,去厕所应该是一件方便、自然的事情,不应该受到这样的限制。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中,游客可能没有空矿泉水瓶,这就会让他们难以上厕所,影响旅游体验。
然而,这个被吐槽的“绿币厕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厕所,而是川藏绿色驿站折多山驿的一部分,属于名为“绿币318”的环保项目。近年来,部分游客在318国道乱丢垃圾的行为,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该项目旨在创新垃圾收运方式,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让随手带走垃圾成为旅游标准动作。游客将垃圾投放到智能垃圾桶中,通过手机扫码兑换绿币并支付,可以在绿色驿站中免费使用厕所和停车位等设施。
显然,“绿币厕所”的初衷是促进环保,传递“免费不免责”的理念。此前,“绿色江河”已在青藏公路建设了6个绿色驿站。从效果来看,绿色驿站投运6年共带走了50万件垃圾。
有些网友对于“绿币厕所”规定可能存在一些担忧,比如空瓶不是时时有,厕所不够人性化等等。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两个事实:首先,项目方已经明确标出“绿币厕所”并非公共厕所,而是由环保组织投资兴建并承担维护工作,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它与公共厕所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其次,距其不远处就有公共厕所,项目方也已经用路牌指示了两座厕所的方向,所以“刻意刁难游客”实属无稽之谈。
从厕所的使用提示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项目方的良苦用心:如果有5个或以上的游客使用垃圾兑换绿币,他们可以直接使用厕所,无需再投放垃圾。如果上厕所的游客过多,他们可以直接排队使用,而不必进行垃圾兑换。即使没有垃圾,游客依然可以使用厕所,只需方便时捡拾一个垃圾即可兑换绿币。
当然,这个环保项目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兼顾环保和便利性。尽管如此,这个环保项目理应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其用创新的方式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只要我们心怀环保之念,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就能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孔德淇/文王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