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1版
发布日期:
民营经济法治化建设峰会召开
一年来民营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千余人次
  本报讯 4月7日,由省工商联、省高法、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法学会共同主办的2023安徽民营经济法治化建设峰会在合肥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省高级法院院长田云鹏、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出席峰会并讲话。
  陈武在讲话中从4个方面介绍了全省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把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检察实践,在依法能动履职中实现新突破,在守正创新中取得新成效,企业家约见检察长、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涉企“挂案”清理等多项工作受到最高检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据介绍,2021年以来,省检察院先后出台了《安徽省检察机关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服务保障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创新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体系,有效凝聚了护企助企的检察共识。去年以来,全省民营企业家共约见各级检察院检察长1292人次,检察机关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为维护民企合法权益,全省检察机关结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惩治垄断经营、非法经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侵害民企违法犯罪,去年以来共批捕156人,起诉716人。
  在保障民企规范经营方面,全省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通过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和涉企案件集中攻坚行动,共清理涉企“挂案”357件,依法监督撤案105件,决不让证据不足、悬而未决的案件成为企业发展的“包袱”。同时,扎实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工作,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对企业进行“司法诊疗”,确保涉案企业“真整改”“真合规”,去年以来共办理涉民企合规案件211件。
  此外,省检察院还着力提升服务保障的效能,建立起涉民企案件投诉控告受理“绿色通道”,开通了全国首家服务民企热线电话“96309”,创新开展“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活动,派驻66名检察官进驻企业,帮助防范化解法律风险。针对民企法治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省检察院还组织开展了服务民企“351”工程、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等专项监督行动,去年以来共监督纠正涉民企民事虚假诉讼526件,对行政机关涉企事项不作为、乱作为、怠于作为等行为发出检察建议192件,最大力度解决当下之困、生存之难。
  陈武表示,全省检察机关将以此次峰会为新的起点,携手工商联,加强与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协作配合,倾心听取民企发展中的法治需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更实、更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峰会上,省检察院与省工商联签订了相关框架协议,并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和工商联发布了10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检察机关的3件。省检察院、省工商联等11家单位还公布了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第一批聘请的148名专业人员名单。
  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分别作主旨发言。来自全省各地公检法司、法学会、工商联(总商会)负责同志,省工商联直属商会负责同志,企业代表,以及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代表共170余人参加峰会。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