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长沟镇辖10个村,人口5.1万人,耕地面积13.5万亩,全镇传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目前,全镇以汴河村为核心,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万余亩,年产以西红柿为主的各类蔬菜近1亿斤,年产值2.3亿,纯利润1.3亿元,产品直供“长三角”,初步形成了蔬菜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新态势。
强化思想发动,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长沟镇在发展蔬菜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靠的是群众观念的不断自我觉醒,靠的是党委政府的不断因势利导。1997年,汴河村吴口庄群众在吴璋等5名党员带领下,开始鼓起勇气、自发探索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建设9个小拱棚种植蔬菜,当时每座棚子占地1亩,每亩收入比传统作物高出60%。到2021年,汴河村共有冬暖式温室大棚603座,基本为群众自主建设,每棚占地10亩左右,平均每亩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建棚户尝到了甜头,带动更多的群众逐步打开思路,萌生了发展特色产业的念头。
从党政层面来看,从群众发展蔬菜之初,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积极信号,持续关注,宣传动员。不断创新方式、加大力度,推进思想更新、理念升级,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等方式,广泛宣传特色产业的优势,用生动鲜活的身边事例启发群众,手把手地和群众一起盘算经济账,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从而在全镇10个村范围内极大地激发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掀起新一轮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潮。
强化规划引领,注重优化发展布局
长沟镇精心编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全镇交通条件、区域特点和蔬菜产业发展基础等要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选好建设点位,严格按照突出优势特色、突出集中连片、突出示范效果的要求,保证建一个成一个带动一片。在严守耕地保护的基础上,长沟镇计划用十年时间将蔬菜产业发展到20000亩,以汴河蔬菜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在大寨路、红旗路、环线西路周边布局,突出亮点,串点成片,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在产业布局上,立足先做好一产,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西红柿为主产品,同步种植辣椒、茄子、黄瓜、豆角、大葱、大白菜等。在一产成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蔬菜为原材料的初、深加工,积极培育紧扣蔬菜发展的服务业。在时间布局上,坚持两个五年规划期层层递进,有序衔接,稳步向前。“十三五”为起步成长期,主要任务是扩大种植规模、掌握生产技术、开拓销售渠道,聚焦量的扩张,重点在一产。“十四五”为成熟跃升期,主要任务是在扩规模拓市场优布局之上,狠抓品质提升、品牌塑造,掌握领先技术、融合产业链条、影响全国市场,聚焦量质并进,重点在促进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目前,这一总体规划正序时实施,有力落实。
强化主体培育,注重健全利益机制
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沟镇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近年来,该镇一大批农业领域的科技能人、营销大户、种养大户兴办、领办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镇围绕蔬菜产业,共有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3个家庭农场和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能人示范带动,抱团发展,吸收分散的小农户加入进去,采取“能人+合作社+农户”、“能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大户+家庭农场”等模式,实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工艺、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市场销售”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引领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
该镇积极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组织村集体和群众自愿入股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蔬菜种植、产品营销、配套服务等。建立健全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组织机构、资产管理运营、财务、监督等机制,在确保合作社高效运营的同时,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红利,壮大村集体经济。
强化政策支持,注重打造良好环境
长沟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蔬菜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服务群众、牵动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长期工作抓紧抓好,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导向作用,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构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扶持,提高技术水平。长沟镇特别注重技术创新,支撑蔬菜产业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镇黄瓜、茄子、辣椒等主要作物采用的都是高效有机实用品种。特别是主导产品西红柿基本上是普罗旺斯、冠群六号等优质品种。积极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姻,及时聘请专家、教授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在作物生产的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时期,组织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种植、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冻害防治等,提高生产水平。
长沟镇大力实施“蔬菜四到”行动计划:“菜到濉河”,“菜到心头”“菜到全国”“菜到三产”。融合产业发展,放大产业价值,继续抓好一产,聚力攻坚二产,转化加工西红柿等初级农产品,制作果片、果酱、饮料。配套发展销售、运输、观光文旅、休闲体验等现代服务业,全链条年产值达10亿级体量,努力创建“江淮蔬菜第一镇”,以产业的升级进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奋力开创“三农”事业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