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劳动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图为歙县一学校举办农耕运动会。(本报资料图)
一年级起开设艺术课;三至八年级开设地方课程;鼓励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七年级上学期设置入学适应期……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
意见稿提出,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行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安排。每学年共39周,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哪些课程?意见稿明确,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
在科目安排上,国家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中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历史、地理在初中阶段开设。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在三至八年级独立开设。艺术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其中一、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一至九年级开设班团队活动,内容由学校安排。地方课程在三至八年级开设,每周安排1至2课时。
艺体总课时占比和语文相当
根据意见稿,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自2022年秋季一至九年级开始执行,信息科技课程自2023年秋季三至八年级开始执行,其他学科自2024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开始执行,确保各科目在相应年级的总课时数达到要求。
在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表上,语文仍是所有课程学时占比第一的学科,占比20%~22%;数学占比13%~15%;体育与健康10%~11%;艺术9%~11%;道德与法治占比6%~8%;外语6%~8%;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教本课程总占比14%~18%。
保障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
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学校可利用大课间、课后服务等时间,保障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一些义务教育学校已开始执行每天1节体育课。2022年秋季学期,芜湖市教育局出台方案,在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为了给学生减负,除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入学适应期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也设置入学适应期,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内容梯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切实解决小初衔接中遇到的学科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等问题。
意见稿还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关键性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一科一辅”作业选用政策。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科学设计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综合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