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背景
两种可能的袭击模式
  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内陆目标,并非没有先例。去年3月,乌克兰空军就开始尝试使用老旧的库存苏制无人机进行远程袭击,但多遭到俄军防空火力拦截。有些无人机因导航问题偏离目标,甚至有老式无人机转向飞越欧洲盟友领空,坠落在克罗地亚境内。
  但很快,乌军在其盟友的帮助下,成功改造老式无人机和商用无人机,于去年7月开始尝试携带弹药袭击克里米亚半岛等俄军后方目标,一度飞临黑海舰队总部。这些袭击未能造成实质性影响,但乌军由此积累了无人机长距离攻击的经验。
  去年12月5日,距离俄乌边境约300公里远的两处俄罗斯空军基地传出爆炸声,其中一处是俄罗斯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基地。这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10个月时间里战火首次蔓延到俄罗斯内陆腹地。俄国防部称,乌军使用苏联时代的喷气式无人机图-141策划实施了这两次袭击,显示出这些老旧装备已得到进一步改造升级。
  不过,图-141“千里奔袭”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俄罗斯本土安全部队针对性加强对这些航速慢、飞行高度低的无人机的侦测和打击,乌军此后并未获得多少长距离奔袭的战果,倒是使用航程短但隐蔽性强的改造商用无人机袭击克里米亚半岛,屡屡成功。今年4月底,乌军无人机袭击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一座油库,致其起火。
  考虑到图-141航程只是勉强能到达莫斯科,且其攻击精度差,事先被拦截概率高,军事分析人士多认为,如果克里姆林宫遇袭事件与乌克兰有关,更可能的方式是:渗透到俄罗斯境内的破坏小组,在目标地点附近放飞无人机发起攻击。
  去年2月以来,形形色色的破坏小组一直活跃在俄乌敌后战场,两国民众相似的面貌、共通的语言及密切的关系网络,为乌克兰特工的渗透提供了便利。而从俄方破获部分行动小组的通报看,这些渗透小组的武装水平很高,甚至会携带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俄方认为,此前在莫斯科发生的导致俄罗斯著名学者杜金的女儿杜金娜身亡的汽车爆炸事件,就是乌克兰特工的“杰作”,不过乌克兰情报机构并未承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可能携带高科技装备,但乌克兰破坏小组较常见的破坏方式是布设炸弹,而不是使用无人机攻击。去年10月8日,被誉为俄罗斯“世纪工程”的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桥上交通完全中断。俄方的调查结论是,该破坏行动由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亲自领导,将爆炸物隐藏在建筑材料中,由乌克兰港口敖德萨运往保加利亚,再经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国,最终装上卡车运到克里米亚大桥上引爆。
  而在克里姆林宫遇袭的前一天,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刚刚对媒体披露了一起乌军袭击俄罗斯内陆城市的事件:5月1日晚,在距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仅66公里的一个社区,一座高压线铁塔被炸毁,赶到现场的俄罗斯军警在另一座电塔上也发现了爆炸装置。
  佩斯科夫表示,乌克兰政府是这些发生在俄罗斯后方的“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而俄罗斯安全部队将加强防范。话音刚落,克里姆林宫就遇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