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高宅之地也。一个“亳”字,千年之用,延续至今。亳州历史文化悠久,自商汤建都于亳始,已有近3700年历史,素有“三朝古都”之称。亳州是中医药、白酒、老庄三大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五禽戏之乡,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先哲名流。
亳州地处皖西北、华北平原南端,下辖谯城区和涡阳、蒙城、利辛3县。近年来,亳州市两级检察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强业务工作思路,结合检察工作开展支部品牌创建活动,先后打造出“晨曦”未检、护苗工作室、三色党建等市级党建品牌,全市两级院均被评为亳州市“五星基层党组织”。4月中旬,“党建基层行”走进亳州,探访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的党建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保护,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亳州市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树牢“一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思想,不断推动未成年人双向、综合和全面司法保护。
亳州
用心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2年9月20日,一场特殊的授旗仪式在亳州市第一中学举行。亳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继英为新组建的“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法治宣讲团授旗,宣讲团精心选派10名党员深入偏远农村学校开展巡讲。截至目前,该院共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法治巡讲430余场,受教育中小学生达5万余人。
法治巡讲只是亳州市检察院这支以党员为主的未检团队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多年来,该团队发挥“党建+”优势,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开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通过协调市委政法委、市平安办,将“严厉打击性侵害违法犯罪”和“强制报告制度”纳入平安亳州建设考核。该团队还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多部门联动,促成该院与市教育局、卫健委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意见》,牵头建立全市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以强化打击与预防“两手抓”。
2022年初,在审查起诉杨某涉嫌强奸、猥亵儿童和强制猥亵案件期间,亳州市检察院未检团队发现侦查机关遗漏案件线索和罪名,遂拟定了10余条补充侦查提纲,通过补充调取杨某手机勘查笔录等证据,依法追诉了遗漏的杨某涉嫌强制猥亵罪以及涉嫌强奸罪和猥亵儿童罪的多起犯罪事实。同年6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杨某被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基于两名被害人系“事实孤儿”,未检团队积极为二人申请司法救助金15万元,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针对本案中被害人长期遭受性侵,给身心带来严重创伤的情况,未检团队中的党员检察官专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未检团队坚持最大力度教育感化。202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不批准逮捕涉罪未成年人122人、不起诉50人、附条件不起诉61人;开展社会调查、亲职教育、心理疏导1500余人次,与企业共建管护基地10家。
“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刘继英表示,亳州市检察机关将充分履行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责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会同有关部门、社会力量一起用心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蒙城
“七彩观护”由试点到示范
苍苍北冡山,泱泱涡河水。蒙城,古称漆园,是庄周梦蝶之处,素有“中国楹联之乡”的美誉。在党建引领下,这里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着别样的风采。
2017年底,蒙城县检察院成立未检“蓝娃”工作室,成立伊始即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参与”。该工作室隶属于第一检察部,由党总支书记分管,党支部书记任负责人,未检团队则汇聚了担任亳州市人大代表的党员干警以及院党支部委员、妇委会主任、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等,做到了群体资源的最优化。“蓝娃”工作室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支部会议等多种形式,常态化组织未检干警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创建出“蓝娃”未检品牌,传递“蓝娃”精神,贡献“蓝娃”智慧。
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蓝娃”工作室以加强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为目标,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团队、八方合力、三位一体”的未检工作新格局,推进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
2019年4月,蒙城县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被最高检、团中央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后,逐步构建起包含社会调查、心理疏导、亲职教育、技能培训等17个服务项目在内的“七彩观护”社会支持体系。该体系以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团检联席会议为基础,以专业化办案团队、专业化未检社工帮教团队和专业化心理疏导团队为支撑,以“预防+观护+重塑”三位一体为工作目标,整合民政、教育、司法、公益团体等8家单位及社会组织力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体系建设的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蒙城县检察院的专业化办案团队,是一支包括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及书记员在内的标准化专职团队,所办案件被评为省未检保护工作典型案例,并被写入《安徽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而由20名社工组成的未检帮教团队,通过对涉案未成年人一对一跟踪帮教,实现了帮教专业化;由11名心理咨询师组织的专家团队,已实现心理疏导专业人员的全部介入。
2021年11月,蒙城县被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地区。从试点到示范,蒙城县检察院的未检工作由“试验田”升级为“示范田”,“蓝娃”工作室被评为亳州市巾帼文明岗、青少年维权岗,省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省巾帼文明岗。
涡阳
让强制报告成为斩断魔爪的利刃
什么是强制报告制度,什么情况要报告,谁来报告,不履行报告职责会有什么后果……日前,涡阳县检察院“星光”未检工作室的党员干警带着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前往县卫健委、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门以及涡阳县第四中学,通过现场张贴、发放、讲解等方式,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重要性,从而为第一时间收集、固定证据创造条件,助力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2022年11月,涡阳县检察院“星光”未检工作室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时发现,年仅17岁的犯罪嫌疑人谢某将自己一对7个月大的双胞胎女儿杀害,经涡阳县急救中心抢救无效,两名女婴不幸死亡。该院第一时间与县卫健委联系,查明主治医生已于两名女婴抢救无效死亡后向卫生健康部门作了强制报告。
结合此案,“星光”未检工作室随即针对医疗机构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情况开展全面排查,虽然没有发现违规现象,该院还是向卫生健康部门建议强化对医疗机构资质的审查,将强制报告制度纳入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对其培训,明确不报、瞒报、漏报责任后果,并自查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
强制报告是斩断伸向孩子魔爪的利刃,是驱赶吞噬孩子快乐源泉的火把。为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涡阳县检察院联合8部门出台《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提升强制报告约束刚性,同时督促县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辖区学校开展教职员工、临聘人员的从业查询工作。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旅馆、酒店、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上网等问题,该院向主管机关制发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要求相关单位不定期针对住宿行业、医疗机构、娱乐场所等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和摸排,确保实名登记、从业人员法治教育等制度落实到位。
今年4月19日,涡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峰在涡阳县检察院调研督导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时,对该院牵头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推进诉源治理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星光”未检工作室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发挥好党建联动作用,联合全县10余家成员单位,就推进强制报告制度形成共建共治常态化工作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利辛
用绣花功夫办好每个未检案件
2019年,利辛县检察院以设立专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第六检察部为契机,将党建工作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出“党建领航、共建护航、机制导航”的“晨曦”未检工作品牌。
“我们将支部建在科室,将党建融进业务,将政治忠诚融入检察干警血脉,每个办案团队均有一名党员先锋,让党员干警成为未检工作的一面旗帜、一个堡垒。”利辛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书记、第六检察部主任李浩说。
2022年3月,该院办理了杨某涉嫌对其两名未成年女儿强奸、猥亵的犯罪案件。杨某被判刑后,对两名被害未成年人的关爱救助成了李浩最关心的事。他带领支部党员对两姐妹开展走访调查,与县妇联联合对其开展心理辅导,自行购买生活用品前往两姐妹家中为她们送上关爱。经走访发现两被害人居住环境恶劣、生活困难后,党员干警积极为她们申请司法救助金,同时联合社区为其配备生活用品,联合教育部门解决了两人在校期间的住宿费、学费、书本费等,还推动民政部门将两人纳入困境儿童救助范围。接着,他们又召集县民政、妇联、教育等多家单位,通过联席会议形式协商解决两名被害人的就学、生活、监护人的指定等问题。
“办案中,我们力求多想一分、多走一步,力求让每一起涉未成年人司法案件都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检察实践。”李浩说。
学校保护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一环。李浩充分发挥支部党建作用,与该县一中等学校开展支部共建协作,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用好“法治副校长”这一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活动,致力提高学生法治意识。该院还组织支部党员定期去各个学校进行走访,除开展法治宣讲外,还针对校园安全进行监督,查看监控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询问教职员工是否进行入职查询,女生宿舍是否有女性宿管人员专门值守管理等事项,确保校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预防校园性侵害的发生。
2021年以来,利辛县检察院先后帮助62名未成年人重回人生正轨,为8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多元化帮扶。该院第六检察部获得省青少年维权岗、亳州市青年文明号标兵、亳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谯城
当好未成年人的“首席安全官”
“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同学们中间,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好同学们的‘首席安全官’。”日前,在谯城区建安中学,谯城区检察院第四党支部副书记、建安中学法治副校长裴影跟同学们交流时说。
2019年11月,谯城区检察院在辖区内留守儿童、住宿生众多的建安中学设立了未检品牌“检察官护苗工作室”,作为该品牌的分支,该院后又创设了“检察官+法治教育”“检察官+心理疏导”“检察官+一站式询问救助”3个未检品牌,通过与学校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常态化为在校学生开展法治宣讲和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品牌建立以来,由党员干警担纲的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已累计开展达320多场次。
2021年,谯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办理了一起猥亵儿童案,而这起案件的线索就来源于一场法治宣讲课。一天,法治副校长高峰就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制度和预防性侵普法教育,到某中学进行法治宣讲,引导学生遇到侵害时及时向学校、家长和警方报告。法治教育课结束后,一名多次遭受猥亵的被害人意识到自己遭受到性侵害,便将被班主任吕某猥亵的情况报告了学校和家长,此后又有几名学生也报告存在被猥亵的情况。谯城区检察院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案件办理,经提起公诉,吕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
“很后悔为了哥们义气与人打架,今后我要好好学习。”涉嫌聚众斗殴的王某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承办检察官了解情况后为其安排了心理疏导,帮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并积极提供司法帮助。2021年以来,该未检品牌团队共组织开展心理辅导和疏导1000余人次。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该院聚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邀请妇联和家庭教育指导老师与涉案未成年人家长沟通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很有效,我和儿子的关系好多了。”一名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在检察官回访时反馈道。
另外,2021年初,针对周边小区众多、人员密集的情况,谯城区检察院决定将原划拨给检察机关建设办公场所用的一块场地,还地于民,将其建成为面向市民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主题公园。
谯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翠洁介绍,该主题公园以未成年人保护为核心,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挽救教育、保护救助为主线,将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安全、网络安全、禁毒教育等法治元素融于其中,让居民和游客在游园观景中,透过公园所暗含的法治符号和信息,感受未成年人“六大保护”氛围和重要意义。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