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官庄坝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精准选拔、精心培养、精细使用相结合,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造就一批爱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乡村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潜能。
精准选拔,扩大人才总量。砀山县官庄坝镇坚持“外引”与“内寻”相结合,广泛发动镇村干部进行宣传动员,吸引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在外经商人员、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同时,充分发挥“本土人才”优势,采取“地毯式”统计,充分挖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建立种植、养殖、农资、农机等行业实用人才信息库,引导“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目前,该镇共储备返乡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为主的后备干部60余名,为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精心培养,提升综合能力。砀山县官庄坝镇着力加强对镇村青年干部、村两委、后备干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通过“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扶、召开年轻干部谈心谈话会等方式,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难点,及时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从而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效能。该镇采取集中授课讲解、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形式,紧密结合当前基层工作的需要对村“两委”干部、选派干部进行培训,精心设置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精细使用,赋能乡村振兴。砀山县官庄坝镇积极发挥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立足本土产业,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该镇依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信用村建设,创新运用“党建+合作社+人才+农户”的新发展模式,汇聚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刘楼村羊肚菌种植”“吴集村阳光玫瑰种植”“黄集村小麦规模化种植”等一批典型示范,带动周围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通讯员李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