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尘世里,我们疲于奔波生计,或许为了追名逐利,但似乎忘记停下脚步去“闲”读一本书。而当小镇做题家们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时,我们不禁又重新思考关于读书的价值意义。先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谆谆教诲,革命前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宣言,今有张桂梅校长的“女孩子读书可以改变三代人”、黄国平博士的“读好书,然后走出去”的现实思考。无数读书人以奋斗昂扬的姿态或唤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思考,或引发诗和远方的浪漫梦想,读书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而不仅仅在于赚几个铜板维持生活。
阅读是劈开内心冰封大海的利斧。捧一壶茶,携一卷书,在昏黄的灯光下阅读,我们才有真正沉潜下心的际遇。阅读犹如清水洗去浮躁的心绪,书中众生百态,我们如照镜子一般发现自己的内心。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冷静地审视自己,理顺生活的乱麻,解开思维的枷锁。修行的路从不似挥舞利剑般行云流水,而似一首平平仄仄的绝句,起落有致。读书,于心中南山下修篱种菊,方可为思想注入源头活水,得到超然解脱。
阅读是淬炼人格心性的烈火。去听叶嘉莹讲诗词吧,在世俗的桎梏中,叶嘉莹也曾困于己心,在那段灰暗的时光中,诗词成了一叶扁舟,渡她过急滩险浪,也赋予了她温润如玉的秉性。叶先生的真知灼见,或许能让你找到新的人生起点。去读《老人与海》吧,致敬那个身材瘦小的老人,他带着与风浪搏击的勇气,从苦难岁月里迸发的坚韧,以及寂寞时光里孕育的永不褪色的毅力,坚定不移地驶向命运的港湾。那个破损不堪而又屹立不倒的帆船是他高尚精神的丰碑。读完那本书,你的内心一定会激荡一份力量,一定会坚定地张开自己的船帆,奋起笃行,扬帆远航,以硬汉精神迎接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风浪。
阅读为我们的生命打开一扇窗。生命不仅有文山题海,更流动着清风流云、江河湖海、山川草木。华灯初上,拥书卷在手,心神入定,我们如巨人般俯瞰大地,生活中那烦闷和琐碎的事物渐次隐遁,世界在我掌心。宇宙广博,生命浩瀚,万物如神。在书中,我可以在密西西比河上激流勇进,可以敲响巴黎圣母院阁楼上的巨钟,可以剪一卷大宋的光阴,挽一缕盛唐的光华。虽身处陋室,但我心飞扬。
在阅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有了“碎片化”阅读的可能性,不妨在时间的罅隙里种一棵常青树,在岁月的缱绻中读一本人生书,标记我们微茫生命存在的价值。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18)班 章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