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合肥贝尔突然停业

  5月17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马鞍山路店。

  近日,记者接到合肥市民周女士反映,她在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以下简称贝尔机器人)马鞍山路店给孩子报了乐高课程,5月15日晚上,机构老师突然在群里发布通知称,“公司确实无力继续帮助合肥地区再持续经营,合肥贝尔所有门店暂时停止营业。”家长们16日到机构查看,发现贝尔机器人马鞍山路店大门紧锁。据悉,5月15日,合肥贝尔机器人5家店面的家长群都收到了暂停营业的通知,但对于何时复课、剩余课时费如何退费等问题,均未有任何交代。目前家长们已报警并成立维权群。
   家长:合肥贝尔5家分店同时关门
  马鞍山路店学生家长施先生表示,去年开始他就觉得该机构的运营情况不对劲,加上孩子上课热情不高,今年4月他向机构提出退费。“跟负责人多次协商,最终他们同意在5月31日、6月30日、7月30日分三次退还余下的一万一千多元费用。”施先生生气地说,还没到5月31日就突然关门,这不是骗人吗?
  贝尔滨湖店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上周六孩子还在正常上课,本周二(16日)自己突然被拉进了“贝尔议事群”,才知道贝尔滨湖店周一突然关门了。目前,贝尔机器人四里河路店、马鞍山路店、潜山路店、高新店、滨湖店5家分店都已经停业关门。
  记者从家长的维权群看到,群中有268人接龙了未上课时统计,这268人的未上课时共计超过一万五千节,涉及金额100多万元,而这268人只是维权家长中的一部分。记者了解到,去年起合肥贝尔北城、望江西路、黄山路、濉溪路等店纷纷关闭,因为退费不便,很多家长选择转到其他店上课,现在这些家长害怕自己课程转店导致维权难度更大。
  老师:很多同事被拖欠工资
  “自己也是在原本该发工资的15日突然收到上级领导的关店通知,很多老师都被欠薪。”贝尔机器人马鞍山路店的万老师表示,目前她已联系包河区的管理部门,正在整理手头上学生课时和剩余费用进行提交,老师们的薪资问题也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等待解决办法。记者联系到合肥贝尔的相关负责人张总,他表示自己已经与各分店所在区县相关部门进行过沟通,其他内容不方便透露。
  记者查询发现,合肥的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工商登记名称并非“贝尔”,各店的工商注册公司也并非同一家,但天眼查显示几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陈某,其中一家合肥乐博学春雨活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5月18日从陈某变更为王某。
  部门:成立专班,积极配合依法维权
  目前,5家门店的学生家长正在陆续到属地社区、派出所、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报备。在进行报案和信息登记的同时,家长们最希望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现在最关心的是钱能不能退回,如果无法退费是否能有机构接手在原地点继续办学,自己不希望转到离家远的机构上课。
  5月18日下午,包河科技局工作人员在家长建立的维权群中发出通告,称包河区政府已针对此事件成立专班,科技局也将积极配合帮助家长依法维权;请各位家长积极整理相关合同、收据等证据及时前往属地派出所登记报案;请家长推选出家长代表与科技局保持联系;不要相信目前流传的退费渠道,现在流传的所谓退费都是诈骗,请家长们谨防诈骗。
   律师:建议家长向法院起诉
  家长们到底如何维权?记者就目前情况咨询了安徽安同律师事务所戚仁兵律师。他表示,学员到培训机构缴费办理会员资格并且缴纳学费,双方形成“服务合同”的法律关系。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学员享受服务。一般情况下,在学员缴纳学费后,培训机构会与学员签订合同,在收取学费后,会出具一份收据。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培训机构倒闭后首先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向各个学员退还相应的费用。培训机构倒闭跑路,已经无法向学员提供服务,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66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戚仁兵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注意,要想得到法律的支持,首先需要保留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服务合同关系,例如支付学费、课时费时,保留了支付凭证。戚仁兵建议家长准备好证据立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查询发现合肥乐博学云谷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人股东公司,起诉时可以同时要求合肥乐博学云谷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唯一股东深圳京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