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大胜皇马,曼城与国米会师欧冠决赛
巅峰对决会“一边倒”吗?
  北京时间18日凌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战罢,坐镇伊蒂哈德球场的曼城4比0血洗上届冠军皇马,以总比分5比1晋级,与前一天晋级的国际米兰会师决赛。两队历史上的首次欧冠交锋,便是在最高舞台。根据赛程安排,决赛将于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3:00进行,地点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场纸面实力不对等的巅峰对决,是如外界所料以曼城大胜登顶告终,还是一直以小博大的国米再度爆冷?
 一夜间多了一波“曼吹”
  总比分5比1淘汰皇马,曼城打得对手心服口服,哪怕此前对瓜迪奥拉再看不惯的各路名宿,也得情愿或不情愿地脱帽致敬。
  在前爱尔兰国门吉文看来,半决赛才是曼城登顶欧冠的终极考验,而决赛不过是餐后甜点:“除非曼城有人被早早罚下,或是其它特别离谱的愚蠢事故发生,不然曼城不可能在接下来的那场决赛中被击败。事实就是曼城比所有欧洲球队,都要强上一大截。”
  名宿萨顿也持相同看法:“此前还有人担心他们会在关键时刻自乱阵脚,但现实是他们用最凶残的方式击败了这项赛事的历史最佳球队,欧冠就是瓜迪奥拉曼城生涯最后一块拼图。”
  相比于马德里首回合的得势不得分,次回合的曼城不但比分碾压,数据更是一边倒。抛开60%的控球率和九成传球成功率不提,除了连续挥霍3次绝佳机会的哈兰德,几乎人人都在最佳状态——要知道,去年他们两回合被皇马进了6球。
  比分固然骇人,但更可怕的是曼城强烈的求胜欲。此前几个赛季,频繁“整活”的曼城,总喜欢无谓地反复传捣、戏耍对手,而在给予对手致命一击上,总是格外吝啬。但本赛季的曼城却换了个活法——三轮淘汰赛,先主后客的曼城都在客场打平,立于不败之地,而回到主场则是干净利落地大胜对手,且均未失球。在血洗皇马之前,他们还曾以7比0的骇人比分痛击莱比锡,也以3比0打得拜仁踢了一回合就基本缴枪。
  两队身价相差一倍
  从球员身价上来看,决赛两支队伍曼城和国米差距明显。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统计,曼城的全队身价达到10.5亿欧元,队中有哈兰德与福登两位身价破亿的球员;而国米的全队身价则为5.34亿欧元,仅达到对手的一半。 
  从纸面实力来讲,曼城无疑更胜一筹。除了年轻的阿尔瓦雷斯,曼城阵中还拥有哈兰德、德布劳内、伯纳多-席尔瓦等多名大将。豪华的人员配置,也是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再次成就“三冠王”的武器。
  英超赛场,曼城本周末将迎战切尔西,如果取胜,他们将提前两轮收获英超冠军。6月初,曼城还将同曼联争夺足总杯冠军。此后,与国米的巅峰对决,将决定本赛季欧洲足坛最后一座奖杯的归属。
  作为世界名帅,瓜迪奥拉执掌曼城已有7年之久。他已率队拿到众多奖杯,唯独缺少一座大耳朵杯。
   劳塔罗渴望比肩传奇
  作为世界杯上的队友、如今的对手,劳塔罗与阿尔瓦雷斯的对决是欧冠决赛的看点之一。
  卡塔尔世界杯上,劳塔罗的表现被球迷所诟病。他在代表阿根廷队出战的6场比赛中颗粒无收,没有进球也没有助攻。然而返回俱乐部后,劳塔罗状态迅速回暖。本赛季,他已经为国米打入25粒进球,这也是他连续第二个赛季达到这一数字。
  在对阵AC米兰的次回合比赛中,劳塔罗戴上了队长袖标。他表示:“队长袖标让我想到了梅西,他是世界杯冠军队长,我必须向他看齐。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不仅在场上以身作则,而且能够用他的魅力鼓舞队友。”
  自卡塔尔世界杯以来,阿尔瓦雷斯的表现同样优异。据统计,阿尔瓦雷斯在本赛季为国家队和俱乐部出战的57场比赛中,已经收获22粒进球。曼城与国米会师欧冠决赛也意味着,本赛季将有一位阿根廷人同时收获世界杯和欧冠冠军。
  相比国米,曼城是更被看好的一方。蓝黑军团能否圆梦,劳塔罗的表现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13年前为国米锁定欧冠冠军的,是来自阿根廷的迭戈-米利托。劳塔罗能否复刻前辈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瓜帅还会“整活”吗
  相比于曼城,国米最大的优势,或许是更加充沛的体能和准备期。联赛前四手拿把攥之后,球队剩余意甲赛事基本可以走过场;而与此同时,曼城要在足总杯的曼市德比中不出岔子——毕竟,他们已经输给过曼联一次,险些就葬送了联赛卫冕的可能性。当然,一个好消息是,目前两队都没有明显的伤病号,多位主力也都在最佳状态,决赛大可全力以赴,这和过去几个赛季欧冠决赛中萨拉赫、凯恩等人或遭遇重伤、或火线复出形成了鲜明反差。
  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站在曼城一边,然而,他们始终有一个无法漏算的X因素——瓜迪奥拉的“整活”。两年前,瓜迪奥拉以反传统的防守反击一路连克强敌,挺进决赛,然而,面对在英超本就办法不多的切尔西,曼城主帅上演了执教生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艺术:他在首发阵容不设防守型中场,以一水儿的进攻型球员迎敌,最终攻坚不成反遭哈弗茨绝杀,让图赫尔踩着自己的肩膀登上欧洲之巅。
  时隔两年,一向不走寻常路的瓜迪奥拉,决赛来临之前,是否又会“想太多”?
  6月11日凌晨在伊斯坦布尔,答案将会揭晓。综合澎湃新闻、中新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