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3天潜水9次!合肥女子患上“减压病”
  潜水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时尚人士的外出游玩方式,但您知道潜水对身体带来的潜在风险吗?近日,因为频繁的高强度潜水,合肥的韩女士患上了潜水“减压病”,全身多处红疹、瘙痒,十分痛苦。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接受高压氧舱加压治疗后,韩女士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合肥女子潜水归来患上“减压病”
  来自合肥的韩女士近日前往国外海岛参加潜水游,天内潜水9次,最深一次达24.1米。最后一次出水后,韩女士发现面部、双腕和双踝关节出现密集的针尖样的红疹,并且还伴随着瘙痒。幸好潜水前她就学习过专业知识,知道自己可能患上了罕见的“减压病”,回到合肥后,韩女士立即联系医院高压氧团队进行治疗。
  经过高压氧全科人员详细讨论,初步诊断韩女士为轻型减压病,决定采用高压力间歇吸氧、梯度减压的治疗方案。科室负责人孙文佳向韩女士详细介绍了整个治疗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她消除紧张情绪。
  第一次治疗结束出舱后,韩女士说她的身体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身上的皮疹颜色也变淡,3小时后皮疹全部消退。科室还建议韩女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排查减压病易发因素,结果发现其心脏卵圆孔未闭,不宜继续从事潜水相关活动。
  潜水后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诊
  “潜水爱好者在潜水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身体情况,并了解潜水的注意事项和医疗常识,在正规的潜水机构参加潜水,预防减压病的发生。”孙文佳提醒:“一旦潜水出水有皮疹、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甚至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据介绍,减压病也称潜水员病,多发生在潜水作业的人身上。在人们潜水时,一旦上浮速度过快,就像快速打开汽水瓶盖,血管内和身体内的空气因压力骤减,气体会解离出来,形成气泡,导致血管和组织形成空气栓塞,轻者皮肤出现红斑、刺痛,严重的可出现瘫痪、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减压病可利用高压氧舱再加压进行治疗,加压可缩小人体内气泡体积,加速气泡排出;高压氧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纠正因缺氧引起的组织病理改变,促进组织功能恢复。
  专家提醒,预防潜水减压病,要注意以下事项:潜水前应严格体检,患有呼吸道疾病禁止下水;下水前不宜吃得过饱,不要饮酒;不要反复出入水,两次潜水间隔不得少于2小时,不可超时超深潜水,出水速度要按照流程,不可速度过快;要寻找专业潜水机构,有良好的医疗保障,一旦出现减压病的症状,专业人员能第一时间识别出来,并提供紧急供氧帮助患者身体排出氮气;患病后,不乘坐飞机。新安晚 报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