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玉镜潭访古
□池州 候朝晖
  “碧潭如镜水潺潺,钓台横欹潭水湾。帝子一时留玉践,士人千载指琅山。”这是古人描写秋浦河玉镜潭的诗句。
  玉镜潭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杨桥村的郎山崖,这里悬崖陡立,直插河中。当山洪暴发时,水势凶猛,飞流激溅,直冲崖壁,再转90度,向西旋流而去。山洪过后,水面平静,澄碧如镜,古时称之为“玉镜潭”。
  其实,我们还未到达玉镜潭,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古意,这古意来自于玉镜潭畔、秋浦河东岸的古树林。
  在秋浦河东岸的沧埠村,有片占地面积0.87公顷的古树群,共有树木455株,其中逾百年树龄的就有74株。据黄氏家谱记载,早在1487年前,黄氏家族祖先就在此落地生根,地名林田黄。也就是说,自那时起,这片古树林里就经常飘起袅袅炊烟,鸡鸣犬吠声中,氤氲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如今,我们是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走向古树林的。林边的村庄里已经人烟稀少,偶见一两位老人在门前屋后劳作,散淡悠闲,一派安详静好,宛若世外桃源,古风犹存。
  进入林中,古木参天,阴翳蔽日,芳草萋萋,野花遍地,时时鸟鸣啁啾,处处草木清香。一株古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像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身围有一人合抱之粗;冷不防,有株古树在路边旁逸斜出,差点挡住我们的去路。粗大的躯干歪斜着、弯曲着,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不堪承受岁月之重;一株盆口粗的紫薇树,曲干虬枝,浑身缠满藤蔓,依然枝繁叶茂。一看树身上的保护牌,已经两百多岁了。
  穿过古树群,玉镜潭便闯入眼帘。时值暮春,一潭春水,静若处子,清如明眸,倒映着房屋草木,蓝天白云。水中游鱼,“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皆若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明灭可见”。说它是一面玉镜,实不为过。
  潭西有崖,曰琅山崖。崖腰处有一巨石平展,状如牯牛,是天然的垂钓处。相传梁代昭明太子曾垂钓于此,故名昭明钓台,属全国十大钓台之一。
  昭明太子,姓萧名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是南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位于此地的古石城县是其封邑。昭明常住秀山编《文选》,闲时垂钓玉镜潭。昭明太子才华与人品兼备,施仁政,亲黎民,短暂的一生中,为苍生做了许多善事。昭明太子死后,贵池先民感其恩德,拜请梁武帝赐太子衣冠,于秀山筑冢纪念。
  昭明钓台,唐宋以来,游人不绝,留下了不少题咏,如古人张惠《圣修》诗云:“萧梁帝业也成灰,此地惟余空钓台。春雨潭边萦碧柳,暮云石上锁苍苔。曾谁泛艇来凫渚,空忆垂纶傍水隈。坐话当年风韵事,烟波影里几徘徊。”一代明主,因之流芳千古。
  古钓台上有座国公庙。国公庙复建于明朝,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虽然它没有昭明钓台名气大,但香火还是比较旺的。国公庙前竖立着巨大的牌坊,内有一亭,庙前还有一横廊,内放有三只很大的香炉。沿横廊左拐,便到了翘角飞檐的国公庙。庙门对着水平如镜的玉镜潭,门口贴有对联:“玉潭烟霞收眼底,秀山风月落崖前。”进得殿来,里面供奉的便是尉迟恭执钢鞭的黑脸神像。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名将,淳朴忠厚,勇武善战,封鄂国公。池州人民在此建庙祭祀尉迟恭,是感念他筑建池州城的功德。
  玉镜潭之旅,仿佛让我进行了一次历史穿越。在玉镜潭边,我久久驻足,就这样,我沉迷在历史的云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