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秸秆已不再作为生活燃料,这就使得在收获季秸秆成为农田里的“累赘”。然而,直接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甚至引发严重火灾。为有效缓解秸秆禁烧压力,近年来,肥东县八斗镇坚持一手抓秸秆禁烧,一手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尽所能变废为宝,助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为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当前农药化肥减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以实现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八斗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花张社区肥东县玉成菌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八斗镇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主要通过对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秸秆打捆收集、机械化处理到装填成品,最终制成可培养食用真菌的基础培养料,形成了保护环境、农民增收、养殖户增效的“绿色产业链”。
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该镇不断推进,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的使用率与利用率逐渐提高。据统计,该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平均每天回收300多吨农作物秸秆用于蘑菇发酵养料,2022年全年共计回收利用秸秆超过1万吨。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既满足了合作社自身的生产需求,又减少了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带动了脱贫户就业增收。2021年该合作社带动脱贫户就业32户,2022年带动6户,2023年带动18户,另有4户脱贫户入股分红。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八斗镇将“秸”尽所能,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 曹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