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链接
近视手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每个近视的人,都有一个摘掉眼镜的梦想。不少人希望通过近视手术,和眼镜永远说再见。不过,眼科医生提醒,近视手术有很多禁忌,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做近视手术要满足多项条件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说,近视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让人群恢复正常视力。从1988年世界第一例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成功至今,在这几十年时间里,近视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王宁利说。
  但王宁利也强调,不是所有的近视人群都适合做手术,需要根据每位近视者的不同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共同作出决定。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近视手术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准分子激光专科副主任许琛琛解释,合适做近视手术的人,要求年满18周岁,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即每年加深不大于50度;角膜屈光手术可矫正的近视度数为50~1200度,远视不超过600度、散光不超过600度;无严重角膜疾病,女性不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等。
  两类近视手术适合不同人群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学视光科主任张丰菊介绍,目前我国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包括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两大类。而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又包括了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基质磨镶术(FS-LASIK)、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SMILE),这3种手术可以理解为在人眼的角膜上制作一个“眼镜”。而眼内屈光手术可以理解为把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安装到眼睛里。
  “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是通过激光来实现的。”张丰菊说,其基本原理就是在眼角膜上人为削掉一部分类似“凸透镜”的角膜组织,从而制作一个“凹透镜”,也就是在眼睛上切出一个小型眼镜片的形状。
  “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从而改变光线折射率,这属于‘减法’手术。”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副院长彭艳丽说,而眼内屈光手术不改变角膜形态,类似于在眼内植入隐形镜片,属于“加法”手术。“一般建议近视度数600度以上,角膜薄、角膜形态差的人群首选眼内屈光手术,中低度近视人群、角膜厚、角膜形态好的人群则首选角膜屈光手术。”她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SMILE俗称“全飞秒”,其手术切口只有2.0毫米,对角膜组织和神经的干扰较少,手术时间、手术体验和术后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全飞秒”仅能治疗1000度以内近视、500度以内的散光。FS-LASIK俗称“半飞秒”,既可以矫正1200度以内的近视,又可以矫正600度以内的远视,但切口周长是“全飞秒”的10倍以上,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以及干眼的程度高于“全飞秒”。Trans-PRK特别适合度数小和角膜偏薄的患者,但术后疼痛感较重,恢复和用药时间较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联合教研室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仕明提醒,近视手术只能矫正人们现在已存在的近视度数,而不是让近视不再发生。如果术后不注意科学用眼,过度用眼,仍有可能再次近视。因此,要科学用眼,尽量避免近视“反弹”。
  科技日报记者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