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主体工程,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
我国地震活动多发,三分之一以上煤矿是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和矿山智能化建设。
目前,我国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和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介绍: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6.2秒,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实现了对震中及其周边地区150万人口的秒级预警全覆盖。
矿山智能化建设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锦生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1300余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694处、产能每年达21亿吨。目前,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达到31种、1000台套,约300台无人驾驶车辆在30余处露天煤矿开展试验。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