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超级高铁”要来了……
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最近,新冠病毒又刷了一波存在感。我们在抵御新冠病毒的同时,还要警惕那些成本低、传播快的“流言病毒”。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手机电池只能充500次、“超级高铁”要来了……这些流言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焦虑感。在此对近期流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
  真相:反而会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前几年竹炭花生火爆“出圈”,今年又有主打超酷“工业风”的竹炭饮品闪亮登场。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竹炭蛋糕、竹炭面包、竹炭千层等竹炭食品。网上有这样的说法:竹炭可以吸附人体内有害物质,还有助清洁肠道,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对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竹炭食品的排毒功效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在日常生活中,竹炭本身有吸附作用,可以被放置在室内或冰箱内,作为吸湿剂、除臭剂等。“竹炭的分子直径非常大,这么大的颗粒是不可能被人体吸收的。当该物质进入人体后,其大概率是被原样排出的,因此不仅没有清洁肠道、排毒养颜等功效,反而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王浩说,人体有自己的代谢系统,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系统排出,没有必要借助竹炭食品来“排毒”。
  王浩强调,竹炭尚未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因此,目前在我国,竹炭作为添加剂被加入到食品中,是不合法的。“对于竹炭食品,广大消费者要谨慎对待。”他提醒道。
  手机电池只能充500次?
  真相:使用习惯越好充电次数越多
  如今很多人手机不离身,每天都要给手机充电。网传“手机电池只能充电500次,之后就‘寿终正寝’了”,因此许多人觉得,要尽量减少给手机充电的次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吉科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所使用的电池基本为锂离子电池,其以含锂化合物为正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反复嵌入与脱嵌的过程。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结构以及所使用的电解液在其工作电压范围内足够稳定,那么手机电池就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充放电循环。”吉科猛解释,日常使用时电池的可充次数之所以较低,是因为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的手机使用习惯,例如满充甚至过充(此时锂离子将从正极材料中完全拔出,会破坏正极材料的结构)、快充(易导致手机发热,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损耗)等,这些行为理论上都会对关键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进而导致电池容量的不断减少。
  吉科猛提醒,在现实使用中,通常手机电池在完整充放电400次至500次后,电池性能可能就开始出现衰减,如电池容量低于原来的80%。为了尽可能延长手机电池寿命,我们要保持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如不要整晚充电、不要将手机用至关机再充电、避免手机出现过热现象等。
  “超级高铁”要来了?
  真相:短期内技术很难落地
  “从杭州到上海只需15分钟”“时速1000公里!第一条‘超级高铁’要来了”……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超级高铁”的消息,让不少网友的心也跟着“起飞”,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把。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每项技术落地都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时速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难以出现。
  “超级高铁”的消息来源于一场名为“高速飞车”的主题科普展。在该展览上,参展人员透露,正在研制的“高速飞车”取得新进展,近期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接下来,相关团队将在试验线上开展更多试验,目标是使“高速飞车”能够实现每小时1000公里的速度。
  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科研人员就决定开始研制“超级高铁”,将超声速的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通过应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实现列车超音速近地“飞行”。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3种高速磁浮技术路线,分别是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和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常导技术,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高温超导技术,以及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温超导电动技术。
  不过,现在已有的试验线路均比较短,无法进行长距离试验。此外,业内专家表示,新技术想真正落地,还要考虑运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诸多问题。因此,说“超级高铁”要来了,还为时尚早。
  虽然短期内“超级高铁”无法出现,但我国从未停下探索相关技术的脚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出行好“帮手”。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