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最卷的一年。”这是交个朋友副总裁、杭州抖音事业部总经理李牧人最直接的感受,她从来没有如此明显地感觉到平台间激烈的流量竞争。作为各大平台的大促“常驻选手”,美妆品牌商家沈君也愈发觉得,618大促等购物节是商家“为了品牌荣誉而战,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在她看来,今年各平台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不让利降价就无法保持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马上就会被“刷出圈子”。前些年电商们还在朝品牌升级、会员制等方向探索,今年618,价格战几乎成了这一次电商大考的唯一关键词。
低欲望
看到淘宝的“好价节”活动,一家家居用品电商负责人张旭主动找到平台参与。
天猫第一届618购物节是在2014年,张旭从2015年开始就连年参与,他感觉今年整体情况不太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变得很低。”
另外,越来越多的平台把价格打到很便宜的程度,都在强调“价格力”。淘天集团淘宝好货好价项目负责人邹衍对此并不意外,“这是整个经济形势下一种直观的感受。”
人们对购物节的敏感度也在降低。雷神品牌创始人、总经理李艳兵参与618这一由京东发起的购物节至今已有十年,他明显感觉到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变化,大家对这一年中大促的感知不再像早期那样期望迫切。“现在618更多是象征意义。”
不过相对日常,618年中大促确实是一个销量比较集中的时段,“我们一般还会把618作为下半年的风向标。”但李艳兵在内部并没有给大促设定具化的KPI,三年之后的第一场大促,无论平台还是商家都有一个共通的想法——提振消费信心。李艳兵只有一个“粗犷”的目标:今年比去年好,就不错。
卷低价
这个618也是京东组织架构调整之后第一场“战役”。
去年年底,一份流传的刘强东在京东零售内部会议上的讲话显示,刘强东反复强调要回归零售的核心,重拾低价策略,并表示“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步入2023年,京东又开始在“价格”上做动作,以触达消费者的敏感神经。李艳兵理解京东的转变逻辑:始终抓住用户的需求。
试图切入低价战场的不止京东。在京东打出“百亿补贴”标签后,淘宝天猫618不仅推出了“好价节”,还上线了“好价”频道。
邹衍发现,“淘宝也需要服务好这样一群人”,于是,他将过去沉淀下来的用户运营手段、供给引入的机制经验进行复用,推出了“好价”频道。5月末频道上线前,已经在淘宝内测了一个月左右。
今年的618,李艳兵更为关注像B站这样新的渠道平台,“后边一大堆活跃用户。”不过,对于抖快这样的新电商平台,他表示,偶尔会尝试直播,但还没太理顺,不会作为品牌渠道发展的重点方向。
早在今年3月,淘天集团CEO戴珊在明确天猫2023年战略时就强调“不打恶性价格战”。淘宝力推“好价”并不是卷低价,重点在于“好货”,并将关注点放在支持中小商家身上。
淘宝好价频道上线恰好赶上了618大促期间,邹衍介绍了大促的一些玩法,比如,每天为消费者提供库存100万件的1元购商品。
除了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记者注意到,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各平台触角都延伸到了源头工厂,直供的“白牌、厂货”增多,这也是让平台在售商品变得丰富且便宜的重要原因。
找增量
3元3件,9.9元3件……当各大电商平台把主打“性价比”的商品放在显眼位置时,一个关键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赚钱?
潘凡是今年首次参战淘宝天猫618的一个小商家,开店两个月,“新店、小生意,小团队”的自我评价下,让他对销售额没有抱太大期望。
但6月14日下午,记者问及参与大促带来了怎样的“确定性”,潘凡说,“官方降价10%,刺激了不少消费者来购买。”他看到,与往常相比,活动期间流量较大,店铺粉丝订阅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额与平常比也有一倍到两倍的增长。
在张旭看来,“以价换量”是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中小品牌商家,实现增长的方法之一。事实证明,这一方式也是有效的。
邹衍提到“以价换量”方式时表示,一些商家想要抢夺用户,价格可能是一种手段,另外这些商家也愿意来平台经营,“好价”频道便是淘宝给他们提供的一个通道。不过,他也强调,降价依然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位。
今天的消费者需要有价格力且丰富的商品,邹衍所在的团队正在解决的痛点是,如何让消费者轻松买到,他觉得,淘宝推出“好价”恰恰是面向消费者和中小商家的一个心智场景。
李艳兵作为品牌商家的管理者,表示自己仍在探索和布局直播电商的过程中。他觉得,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直播电商平台的规则变化快。从教育培训转型直播电商的李牧人,也有切身感受,“抖音的算法平台,5分钟一个变化。”
尽管平台存在差异,面对三年后的第一场年中大促,李牧人感受到的是,“平台都希望把增量做起来。”
面对今年618这场“品牌保卫战”,战线拉长和竞争加剧,都要求商家们“全线拉开”,沈君觉得变得更紧张了,“后边的供应链订货,我们都放低了数量,也放缓了业绩增长目标。”她告诉记者,眼下的目标是“活下来,继续等新的生机”。
经济观察报记者 钱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