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近一段时间以来,家里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这句话感受深刻,对“孝”字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那就是“百孝顺为首”。对待父母,尤其是对待年纪大的长辈,不要过多地和他们就某件事去论短长、争对错。很多老人的思维、认知、性格和习惯都已成定式,无论怎么讲,都改变不了他们固有的看法。作为子女,作为晚辈,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唯一要做的就是顺从,不要违逆,所有的言行指向就是让他们开心。在这方面,我爸爸、妈妈和几个叔叔、伯伯、姑姑就做得很好。
今年大年初二,我二姑和奶奶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在聊天时,二姑说我大伯家的哥哥去年初结婚,奶奶给一万,她家的月姐早几年结婚时,奶奶只给了六千,讲奶奶偏心。奶奶非常气恼,说二姑是故意讲的,越想越火,越想越想不开。我爸妈怎么劝说都说不通,奶奶甚至讲出了不给二姑上门的决裂的话……
怎么办?如何让奶奶开心起来,成了我们家一时的大事情。清明节前,大家都回来了。经过商议,决定说通二姑认错道歉。可二姑没什么文化,又比较执拗,轻易说不通,但说不通也要说。
在回老家上坟后往回走的路上,“斗争”开始了。我大伯先发声,随后我大姑、大姑爷、二姑爷、叔叔和我爸爸一齐向二姑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打击”。一开始,二姑还振振有词。经过一番辩论、较量,二姑声音渐渐小了下来。随后,二姑和我们一起到奶奶家,主动向奶奶道歉赔不是。奶奶和二姑搂在一起,都哭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奶奶的心气终于顺了,眉头又舒展如初。
我外婆岁数和奶奶差不多,也80多了。但不同于奶奶的是,外婆还有些老年痴呆。一次,我大舅妈去陪她,她很高兴。大舅妈临走时,外婆拿了两千元钱给她。但这边给过,那边就后悔了,整天闹,并在心里不断臆想演化,甚至和我妈妈说:“就你大嫂哟,从我箱子里把我两千块钱干去了……”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妈从家里拿了两千元钱给她,说是大舅妈拿去的钱还回来了,才算了事。
我妈妈常说,孝顺孝顺,首先就是要顺从长辈、顺从老人,不要在家长里短的一些小事情上和年龄大的长辈论对错。妈妈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夫孝,德之本也。”任何人都应尽孝心、明孝理、践孝行,都应学会如何顺遂老年长辈。传承优良家风,一切的美好,就让我们从“百孝顺为首”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