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举行“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及2023年招生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等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分批分层培养、急需专业优先、财政经费保障、定向定时就业、服务乡村产业、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持续壮大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强省建设需求。
招生计划:12个专业共招生334人
2023年,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培养高校有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专科层次培养高校有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安徽省各有关市县区开展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定向培养涉及12个专业招生334人,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进行定向培养。本科学制4年(其中动物医学专业学制5年),计划培养237人。安徽农业大学培养174人,其中,农学专业35人,植物保护专业30人,园艺专业18人,动物科学专业15人,水产养殖专业13人,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27人,智慧农业专业36人;安徽科技学院培养63人,其中,农学专业36人,动物医学专业(学制5年)27人。专科学制3年,计划培养97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35人,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人,畜牧兽医专业15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园艺技术专业16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林业技术专业46人。
培养对象:年龄不超过22周岁
在培养对象方面,一是面向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热爱“三农”,毕业后志愿投身于我省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应、历届高中毕业生,截至招考当年8月31日,考生年龄应不超过22周岁。二是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填报定向专业志愿。面向全省范围招生,成绩排名相同时,优先录取定岗就业所在县(市、区)生源。三是定向培养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培养高校方面,主要依托有培养意愿、有专业优势、有培养条件的省内涉农高等院校,进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
待遇政策:按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定编定岗
学费财政保障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定向培养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助。定向培养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经过相应的学制学习毕业后,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其中,专科生无学位。定向培养生毕业后,须按定向培养就业协议规定,到指定的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服务时间不少于5年,可按照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定编定岗并享受待遇。
定向培养生在培养期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更高层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脱产学习。鼓励符合条件的,攻读与本人业务工作相关的非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学历。
定向培养生在校期间每年暑期和最后一个学期,按照定向培养就业协议规定,到定向就业县(市、区)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实习。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具体工作单位,由县(市、区)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定向培养生需求和培养计划,组织定向培养生与定向县域内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合同期5年。
招生录取:提前批次录取
每年定向培养生人数纳入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单列志愿提前批次录取。
编制计划具体流程是县(市、区)申报需求,辖区市审核汇总,省统筹确定并下达计划。具体要求是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本级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报经市级政府复核,市级政府批准后报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年度定向培养招生计划。
培养对象须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须分别达到全省普通本科二批、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照考生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由培养高校按照招生政策,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7月份录取名单印发定向培养需求的各市、县(市、区)教育、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培养高校,考生可以通过安徽省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录取结果。最后,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委托培养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和培养高校签订就业协议书。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