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科大版“协和医班”今年招生
  本报讯 近日,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话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姜澜、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薛天,畅谈协和医学院与四所重点高校合作的创新招生模式和办学特点,以及“协和医班”将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多学科背景、有国际竞争力、有充沛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大-协和医学英才班”今年就将招收学生,那么“科大版”的协和医班适合哪些学生就读?合作机制之下,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大医生”?
  今年4月至今,多所高校相继携手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协和医班”,以推进4年(本科)+4年(博士)的本博直通,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4所“双一流”于本年度开始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30-40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薛天表示,中国科大跟协和的合作由来已久,两校在探索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上时有交互。这次合作,他认为是两校合作的3.0升级版,在“大医学”的概念下,把医学和中国科大强理工的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交叉型的医学人才。学生培养是中国科大的首要任务,在跟协和签订协议的时候,中国科大就在思考应该如何保障好学生的高质量培养。招生的模式相当于高考准招生,本科生完全可以自主选专业入校,在中间阶段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任何其他的专业。
  科大版的“协和医班”如何开展人才培养?“医学+×”“×+医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复合型理工医交叉人才。薛天表示,学生在医科兴趣之外,对什么学科有兴趣,完全可以报该学科。入校后,学校就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遴选,不多于40人进入到“协和医班”。“协和医班”由生命科学医学部和少年班学院共同管理,采用少年班学院“一生一方案”模式。所谓“一生一方案”,就是不设定具体专业方向,学生最后毕业的专业是根据个人兴趣和修读完成的学分确定,是完全开放自由的、依照学生意愿进行的培养方式。
  此外,中国科大和协和共同设定培养方案,比如利用小学期、暑假、联合课程培养等。前两年学生在“中国科大-协和医学英才班(协和医班)”中完成培养后,通过学生自主和学校共同的双向选择,进入到两个渠道,一个是协和方向,就是既培养临床医学的“4+4”,也包括协和群医学、药学、理工交叉融合的PhDProgram的“4+4”;另一个渠道是中国科大方向,包括科大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或少年班学院模式的“一生一方案”的校内任意专业。实现一个多重入口、自由选择、复合型培养的模式。
  新安晚报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陈牧实习生唐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