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3版
发布日期:
建立协作机制 保护明中都古城
  明中都皇故城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自己家乡悉心营建的明代第一座都城。2022年8月29日,凤阳县检察院与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会签《关于建立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益诉讼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切实加强对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古城墙和其他遗址综合性保护工作。这是继当年6月在此遗址公园设立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示范点后,该县检察院守护古城墙、推动负有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全面履职的又一举措。
  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也即1369年,始建时规模宏大,史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虽然工程仅持续了6年便罢建,但建成部分已具备我国都城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为明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营建提供了蓝本和实践经验,被国内古建筑学界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豪华侈丽的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600余年来,中都城城墙建筑几经沧桑,虽多处倒塌,但察其布局、遗址、城砖,仍能显现当时建筑格局和规模的宏伟。目前宫城还保存有午门、西华门城台和1100余米的城墙,城墙经多年修复,已具一定规模。
  1982年,明中都宫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今已是凤阳县的重要地标。为推进古城墙的保护利用,双方会签的“意见”确立了定期巡查、线索互移和信息共享制度,对办案中的调查取证、协助调查、诉前沟通、整改回复以及起诉和应诉、宣传引导等事项作出了明确且可操作的规定。
  据介绍,自检察公益诉讼示范点设立以来,凤阳县检察院与该县文化和旅游局、住建局、公园管理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古城墙保护的盲区和难点,制定具体保护方案。针对保护范围内居民开垦菜地、建设施工、种植树木、倾倒危废物品等行为,检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城墙及周边环境巡查9次,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文物保护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得到积极回应和整改。同时对墙体破损、部分遗址未设置保护围栏等情况,督促公园管理处现场登记,由此增设保护围栏3处、文物保护警示牌8块,并对14处破损墙体完成修复。
  此外,检察干警还在公园景区内组织古城墙保护及检察公益诉讼法治宣传8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自觉守护古城墙意识,引导大家积极提供文物破坏与保护不力的线索,营造人人参与遗址公园及古城墙保护的社会氛围。楚章吴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