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草房子》读后感
  我始终觉得曹文轩笔下的桑桑,是我所看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人物,或许是别的人物不够吸引我,抑或是我看别的书不够认真。但每每翻出《草房子》这本书时,我总会陷入对故事的回忆中……
  《草房子》这本书,论篇幅不长不短,恰好概括了以桑桑为主人公的小学六年生活,那六年是足够让人刻骨铭心的,或者说是终身难忘的。作者既写出了桑桑的调皮机敏,又写出了桑桑的善良真挚,更加写出了桑桑作为孩童的天真灿烂。我想对于桑桑来说,他的童年是他一生中最无法遗忘的一段成长历程。
  令我感触颇深的是《草房子》中的两个东西——艾地和药寮。
  “艾地”是书中秦大奶奶生活在世上的唯一信念。可那片土地如今不再属于她,而是油麻地小学的。油麻地地方政府几次提出让秦奶奶搬家,可秦奶奶凭着一把老骨头拼了命也不肯离开,还对着政府派来的人破口大骂。自那以后,油麻地里的人都对秦奶奶敬而远之,觉得她性情古怪,不愿与她接触。但这个现象因主人公桑桑的到来而被打破了。桑桑会经常同这个孤单的老太太说话,与她套近乎。习惯了冷冷清清日子的秦奶奶,最终还是被感化了,听从政府的安排让出了土地。可是,秦奶奶却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小孩自己先走了。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闪着人性美好的光辉。这一点,让我始终觉得这个刀子嘴的老太太是个质朴善良的好人。
  而药寮则体现了生命的珍贵。在桑桑12岁的时候,他生病了,病得非常严重,医生说他只能再活半年。从未因任何事而抛下工作的父亲桑乔,因为桑桑的病带着他寻遍医院找尽医生。这期间桑乔哭过、绝望过、想要放弃过,但当他看到桑桑平静而又痛苦的样子,便又振作起来带着他去看病。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桑桑的病被治好了。这段“死而复生”的经历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潸然泪下。
  简单来讲,《草房子》就是写了油麻地小学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温情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是平常但又触动人心的,作者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这本书的故事不是多么的新颖,也不是特别的与众不同,但往往是最平常不过的事,用最细腻生动的文笔写出来,最打动人心。看过我才终于明白:世间的感情能有多么的纯粹美好。
  黄山市歙县长青中学起步文学社张丹姿
  指导老师:凌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