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包河的早晨
□桐城 吴鲜
  沿桐城路一路往北,过赤阑桥,我是在不经意间走进包河之晨的。
  昨晚大宝(我的大学同学)的呼噜声整整响了一夜,我数了不下一万只羊,还是不能睡着。那就起来吧,早上五点不到,我就起了床,推开宾馆的窗帘,深深吸了一口窗外的新鲜空气。其时,窗外已大亮,日出东方,大道其光。我告诉大宝,“我要出去晨练了,你就好好睡吧!”大宝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翻了个身,复又鼾声依旧。三十年了,他还是老样子,爱睡懒觉,那就睡吧!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大学,校园,寝室,一个又一个匆匆而又难忘的早晨。出宾馆门,向左,我拐入桐城路,一路向北,向包河行进。
  其实,在我的家乡桐城,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曰:龙眠河。有河就有桥。我在家乡的晨练通常都是从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开始的。斯时,我正站在包河之上的赤阑桥上,以一种理性的目光来审视这座城市,巢湖之滨,淝河之畔,庐州之月,科技之城。包河之晨,我来了。
  都说夏日的城市比较炎热,太阳一出来就会给人一种灼热之感,但或许是包河沿岸的夏木阴阴遮蔽了一些阳光,又或许是包河的水融解与吞噬了一部分阳光的热量,反正,在我看来,包河之晨还是惬意与舒适的,时不时,迎面还会吹来凉爽的风。
  包河两岸,打太极的,遛弯的,垂钓的,跑步的,慢走的,这个城市随着旭日东升一起醒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知道一条河之于一座城的重要性:吐故纳新,兼容并包。一条河,名曰包河,因了一个人,而具有了某种特质,缓缓而来,氤氲而去。水,始终是河流的赤子,守望千年,亦等候千年。千年之前的那些个早晨,少年包青天是否也会在包河边行走,用一双少年明亮而睿智的眸子,看河,看水,看桥,看人,看旭日东升,看烟火人间。然后,带着河流之水所能给予与思考的能量,走向更加辽阔与遥远的人生羁旅?
  包河之晨,婉约之中有着一种宁静之美,潋滟之中有着一种沉淀之美,氤氲之中有着一种升腾之美,开放之中有着一种古朴之美。庐州夜月下的包河,又该是一种怎样的美呢?只可惜,我从未体验过。但包河之晨在柔柔的波光里,似乎还带有庐州夜月的某种叮咛与嘱托:好好爱每一个夜晚,不辜负每一个黎明。城市之眼!这是我此刻真实的想法,把包河之晨列入此类的一份诉求与某种表达之中,我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太阳渐升,阳光愈烈,而晨练的人也明显得多了起来,这一刻,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迸发,激情与燃烧。
  返回时,我是沿着包河右岸,迎着太阳走的。左岸咖啡,右岸炊烟,一个现代,一个古老,一个精神,一个物质,但河流从来都是沉默寡言的,从来处来,向去处去,一路奔腾不息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我再次站在赤阑桥之际,时间已近七点,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波澜不惊。一座城,一条河,一个人,总在一份动静之间找寻着某种平衡。一如此刻,在我的心中,风动桥静,车动人静,眼动心静,鱼动水静。包河之晨哟!与你的邂逅与行走,只不过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个多小时,但在冥冥之中,我仿佛已在此行走过千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斯时,我的手机不失时机地响了起来,是大宝打来的。“吴老师,晨练结束了么?回酒店吧,我们都在等你吃早餐。”我知道,我,你,他(她),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与早晨一起醒来的人,吃过早餐,又将奔赴人生的下一个目标,一如大宝,他又将在早餐后,背上行囊,奔赴下一个城市,我也将回到我的家乡桐城,重新并入每一个在龙眠河畔晨练的序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