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1日安徽出梅。记者12日从安徽省气象台获悉,今年梅雨期尽管出现5次降水过程,局地降水强度大,但整体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今年安徽淮河以南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5日)偏晚2天。7月11日出梅,接近常年(7月12日)。
其中,沿江江南梅雨量263毫米,较常年(363毫米)偏少3成,江淮之间167毫米,较常年(257毫米)偏少4成。
据悉,安徽今年梅雨期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局地降水强度大。整个梅雨期出现5次降水过程。梅雨期间局地降水强度大。
根据数据监测,7月7日天长石梁(262.5毫米)、8日太湖北中西(268.5毫米)和岳西冶溪(260.7毫米)出现特大暴雨,其中天长石梁和太湖北中西均破所在区域国家站历史日雨量极值,最大小时雨量濉溪杨柳水文站108毫米(7月2日21时)破所在区域国家站历史小时雨量极值。
7月11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有68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亳州、阜阳、六安、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等地有30个市县超过37℃,最高淮南39.1℃。
天气预报显示,7月13日沿淮淮北有明显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影响,7月14日至16日雨区南压。7月15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7月17日安徽省东部还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
气温方面,7月15日前安徽省多高温天气。12日至13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5℃左右,部分地区36℃~38℃;14日大别山区局部和江南的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15日后全省最高气温普遍在35℃以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