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渡江第一船到傻子瓜子,从奇瑞、海螺到埃夫特、三只松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早已融入美丽江城——芜湖这座城市的血脉。
7月12日~13日,由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主办、新安晚报承办的“潮涌长三角 奋进副中心——长三角一体化芜湖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在芜湖成功举办。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主流媒体相关负责人,实地见证了芜湖和长三角地区共生共融取得的高质量发展,深切感受到芜湖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心。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杜旻
期待芜湖成为“先进生”
在新民晚报副总编辑杜旻看来,芜湖是一座创新之城。改革开放时期,芜湖的创新、包容、实干精神孕育了 “傻子瓜子”,成为全国个体私营经济的第一张名片。
“这种创新和开放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底蕴,也是今天芜湖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杜旻说,芜湖是一座生态之城。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从“城市绿肺”芜湖雕塑公园,到两江交汇的芜湖古城,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令人赞叹。
“期待芜湖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依托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好安徽融入长三角、扬皖所长的先进生。”杜旻同时建议芜湖进一步增强城市品牌和形象的传播,让芜湖故事走出安徽、走出长三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现代快报总编辑梁波
芜湖的格局和气魄令人赞叹
这是现代快报总编辑梁波第二次来到芜湖,跟十年前相比,芜湖这座城现代化格局和气魄令他赞叹不已。“我想用三组词来形容芜湖,首先是改革与包容。”梁波说,改革开放时期,年广九敢为人先,积极创新的“傻子精神”已经融入到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芜湖,这座长江畔小城的血液当中。
“其次是开放与创新。早在清朝年间,芜湖就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初显对外开放的胸襟气魄。”梁波坦言,放眼现在,“创新”已经成为芜湖的城市名片。“最后是人文与底蕴,通过 这两天的采访调研,我们感受到芜湖这座城市的文化和书香气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梁波说道。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总经理秦川
芜湖有着“芜”限未来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总经理秦川对此次活动感受颇深,他用三个词给予了芜湖高度评价与期望。“第一次来芜湖印象非常深刻,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干净,厚重的文化底蕴,居民油然而生的幸福感,这座宜居宜业、精致繁华的城市可以说是‘芜’比惊奇。”秦川说,想用“芜”中生有形容芜湖的创新发展,“这座城市涌动的创新热潮可以说是‘芜’中生有最好的诠释。”
在秦川看来,芜湖未来的发展更有“芜”限未来,“可以预见,芜湖这座城‘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奋斗目标将在不久的未来得以实现。”
扬子晚报副总编辑孙庆
对奇瑞和方特印象深刻
“非常感谢新安晚报组织我们长三角主流媒体来到芜湖,认识芜湖。”扬子晚报副总编辑孙庆时隔多年后再次来到芜湖,对芜湖又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孙庆来说,芜湖的奇瑞和方特是其印象深刻的两张名片。如今的奇瑞控股集团累计全球汽车用户1000万,其中海外用户200万,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芜湖方特的独具魅力也刻印在孙庆的脑海中。“要欢乐,去方特!”让芜湖迅速跃升为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富有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孙庆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关注芜湖的发展,并加强对芜湖先进经验的宣传。
潮新闻编委、钱江晚报副总编温浩杰
让来者心动、居者心怡
“通过这两天深入采访调研,我对芜湖最大的印象是宜居宜业、精致繁华,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潮新闻编委、钱江晚报副总编温浩杰坦言,从一座干净美丽的城市背后能看出芜湖市委市政府付出的努力。
除了宜居宜业,在温浩杰看来,芜湖更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城市,在全省率先建设上海“科创飞地”,与上海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地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共同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发展格局,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增长极。“希望今后长三角各个城市通过媒体搭建平台,加强沟通联系,学习共治理念,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陈良飞
做有所为的“第二城”
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陈良飞是安徽人,此前来过芜湖多次,但每次来的感受都不一样。他表示,芜湖区域优势明显,现在的自我定位也非常精准,就是安徽第二城、省域副中心城市。
“将自身定位为‘第二城’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反而更需要扬鞭自奋蹄,做有所为的‘第二城’。”陈良飞坦言,一城独大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城”完全可以有更积极的取态,显然芜湖就是这样做的。
本版稿件由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孙芮 实习生 朱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