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安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012年以来,累计培养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毕业生368.7万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安徽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优化结构布局,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校一策”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政策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遴选有潜力的高校和学科冲击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持续支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对接十大新兴产业和重大民生急需,继续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利用3年时间,增设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改造升级800个,停招撤销1400个,重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地标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校深化汽车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根据人才培养规模、省内就业成效等给予奖补。
加强高校与龙头企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协同创新,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组织省内高校揭榜领衔企业攻关需求,加快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高校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
完善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实施高端人才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等行动,着力培养一批高校领军人才。持续开展学术副校长选聘工作,面向先发地区重点高校,遴选一批高层次人才到省属高校任职。加快新工科等人才培养。启动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加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力度。
我省还将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推广“1+X”证书制度。未来,每年还将遴选一批工科教师到企业挂职,从企业遴选一批优秀工程人才到高校研学,聘用一批“产业教授”,不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多链协同、共同发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