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名球员符合参选条件,23名球员被14家俱乐部选中,其中14名新秀来自中国大学生联赛CUBAL……在这个夏天,CBA选秀大会留下了一组亮眼的数据。正如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的期待,“无数年轻球员通过这里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希望年轻球员在这里踏上自己的人生新一段旅程。”
“将来是否有可能形成像美国那样,大学篮球向职业篮球输血的一种模式?我认为会有这样一个趋势。”早在几年前,CBA公司CEO张雄就给出过这样一个信心十足的回答。
为什么即便CBA选秀大会处于“小年”,大学联赛依旧可以成为中国职业篮球的人才输送通道?CUBAL联赛的一组官方数据或许可以作为参考。据CUBAL联赛独家运营单位橙狮体育统计,上个月刚刚结束的第25届CUBAL一级联赛,全赛季比赛场次数量超过1600场,组委会对其中超过900场比赛进行了直播,线上观看量总和达2.73亿人次。这意味着,如今不少大学篮球强校每个赛季能够参与的比赛数量,比大部分职业俱乐部的青年梯队更多。
广东工业大学男篮主教练于广龙就曾在接采访时表示,比赛数量提升所带来的“量变到质变”,是大学生球员越来越有竞争力的原因。“年龄大了再进入CBA确实有利有弊,但我觉得未来的方向肯定是往大学发展,然后更多的大学生球员往CBA走,他们在校园里的熏陶和学习,对未来的职业道路也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间,CUBAL的整体实力也在提升。近年来,大学球队和CBA青年队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尽管大学篮球的训练水平依旧无法和职业俱乐部相提并论,但大学篮球人才储备含金量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综合《扬子晚报》、澎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