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左边烟火,右手梦想 卷饼店藏了个“书法家”

  亢金明和妻子在卷饼店里忙碌。

  本报讯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夫妻俩从日到夜地忙碌,这是合肥一家卷饼店店主亢金明的日常生活。然而,就是在这小小的卷饼店里,毛笔、墨汁、纸张一应俱全,不忙的时候,他常常“窝”在角落,研究书法的抑扬顿挫。怀揣着对书法的热爱,他将生活与梦想合二为一。
  亢金明的卷饼店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七桂塘菜市场西门,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营业,直到晚上10点才关门,许多街坊邻居都是他的老顾客。
  和附近的其他小吃店不同,亢金明的卷饼店里不仅有卷饼香,还充满了墨香。别看只有几个平方,他尽量合理利用:前方是做卷饼的操作台,后面的架子上则摆着墨汁、毛笔,是他空闲时的练字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店铺的墙面,贴满了他平时所写的书法作品。
  亢金明是宿州人,1994年开始在合肥做卷饼,迄今已有三十个年头,而他练习书法的时间更长。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学书法的,启蒙老师是村里的一名老秀才。”亢金明说老秀才的楷书写得特别好,自己空闲的时候常常跟着他学楷书。后来,亢金明得到了一本颜真卿的字帖,他视为珍宝。“那个年代连最基本的吃饱穿暖都成问题,更别说学书法了,没有纸,我就用废报纸,没有墨汁,我就用锅底灰加点水,对着颜真卿的字帖一遍一遍练习。”因为热爱,亢金明从来不觉得辛苦,他的书法进步也很快,十一二岁时,每逢过年,村里一半以上人家的春联都由他代写。
  “我的妻子也是宿州人,她和父母来合肥比较早,也是做小吃生意。”亢金明说,为了扛起生活的重担,他开始跟着岳父学做卷饼。之前,他和妻子摆了十几年夜市摊位,后来才在这里租了一间店铺。
  亢金明只要一有空就练习书法,“你看,这里有一块板子,把它放在冰柜上就成为一个简单的书桌。”亢金明说。不过,白天写字经常会被顾客“打扰”,只要有生意,就得放下手中的毛笔。晚上闭店之后,就是属于他自己的书法时间,常常一写就到了深夜。
  “在我店里贴的这些作品,你们肯定以为都是我最满意的作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亢金明笑着说,这些都是他不满意的“废品”,特意贴在店里方便自己“挑毛病”,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更换。
  “有的顾客学过书法,或者对书法感兴趣,就会和我多聊几句,所以我准备了很多书法卡片用来赠送。”亢金明说。通过这种方式,他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遇到一些好的书法作品,他们还会互相分享。
  拥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却一直在做卷饼。经常有人问他:有没有后悔?想不想专心从事书法创作?但亢金明认为,做卷饼和写书法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靠着卖卷饼支撑起了一个家庭,现在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小女儿在上初中。做卷饼和写书法都是我喜欢的事,干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享受。”亢金明说,这么多年来,他从来不刻意追求什么,而是一切顺其自然。“我不会放弃做卷饼,反而给自己定了目标,那就是要做50年!”亢金明说,现在离这个目标还差20年,在未来的20年里,他会做好卷饼、写好书法,在快乐生活的同时,为周边的人们带去正能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