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工作。
三伏天的中午,合肥新桥机场停机坪地表温度已达50℃,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的执勤民警迎来“烤”验,在完成一架货机的清舱任务后,警服湿透,汗水浸湿的头发在烈日照射下根根分明。而在合肥轨道交通在地铁站设置的多个纳凉区,记者探访时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清凉的景象。
迎“烤”验,汗珠连成线滚落 7月23日下午1点,合肥新桥机场,一架货机即将降落。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的执勤民警李润宏、岳冶已在停机坪等候。头顶烈日,没有任何遮挡,汗珠连成线,从两人的脸颊上滚落。
“合肥口岸国际航线逐渐加密,现在又正值暑运,航班较以往增加了许多,在高温下执勤监护成了常态。”李润宏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在一线担任检查员的第7个年头。
待飞机停稳,李润宏和岳冶进入货机机舱,按照惯例向机组询问,进行人证对照、查验证件等流程。三伏天的中午,机舱内仿佛一个大蒸笼,装满货物的货舱密不透风。李润宏和岳冶在狭窄的空间里,对各个重点部位逐一仔细检查。“天气再热,该履行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该守的底线要牢牢守住,国门一线不容许丝毫的偏差。”李润宏说。
下午2时许,停机坪地表温度已高达50℃。清完舱的民警,蓝色的警服衬衫已经湿透,汗水浸湿的头发在烈日照射下根根分明,防护面屏上沾满了汗珠。在完成该航班勤务后,前置点又迎来另一班入境的客机。
记者了解到,暑运以来,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共计验放出入境客货机239架次,出入境人员18178人次。在高温炙烤下的停机坪,在人潮涌动的执勤现场,执勤民警在“烤”验下,保持国门防线安全稳固,保障出入境旅客顺畅通关。
享清凉,就近乘凉很方便 三伏天的高温下,既有边防警察坚守岗位的“烤”验,也有供市民就近纳凉避暑的纳凉区。近日,合肥轨道交通在线网70个车站设置了纳凉区,为市民提供临时休息、纳凉等服务。市民接受度和感受如何?7月26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探访当日,合肥烈日当空,体感十分闷热。上午9点左右,记者来到地铁4号线天鹅湖站。进站后,凉意扑面而来。记者看到站内划分有专门的纳凉区,放置有马扎,供市民坐着乘凉。随后,记者赶到地铁3号线洪岗站,注意到纳凉区有同样的马扎,一位市民正闭眼坐着休息。同时纳凉区放置了报刊架,提供报纸和刊物供市民阅读。
之后,记者去地铁3号线鸭林冲站。这里的纳凉区,除了有纳凉凳,还有涂鸦墙和数独小游戏。“外面太热,这里凉快,进来休息一下,感觉这个纳凉区设置得很好。”正在纳凉的一名大爷告诉记者。鸭林冲地铁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这一站的5号口开放了纳凉区,平时会有不少市民在这里纳凉休息。
记者注意到,三个纳凉区均有专门划分的区域,正在纳凉的市民秩序井然,也很安静。在纳凉区,有文明乘凉的温馨提示。洪岗站提示市民:“请文明纳凉,请勿堵塞通道、抽烟、赤膊、脱鞋、躺卧、喧哗、打闹、乱丢垃圾等,请勿携带宠物进站,看护好老人和小孩,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在鸭林冲站,张贴了纳凉点文明守则,提醒市民爱护车站公物、在指定区域内文明纳凉,不得影响车站运营秩序等。
记者了解到,合肥轨道线网部分站点还准备了“能量补给包”和“夏日清凉包”,包括葡萄糖饮品、糖果、藿香正气水等物资,供市民在紧急情况下免费使用。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通讯员倪叶舟殷帆实习生王一诺摄影报道